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严重危害桑树、杨树等重要经济林木的桑粒肩天牛Aprionagermari(Hope)为实验材料,定性定量地研究了肠道菌群的组成、分布、定植规律和随季节龄期的演替规律。结果如下: 桑粒肩天牛幼虫的龄数测定:通过室内饲养和野外调查,收集了大量的幼虫头壳。根据头壳宽值的分布频数,推断出桑粒肩天牛幼虫期有5龄。1龄幼虫的头宽变幅为1.00~2.00mm,2龄为1.81~3.00mm,3龄为2.81~4.00mm,4龄为3.81~5.20mm,5龄为5.01~6.44mm。 桑粒肩天牛的肠道菌群:从4~5龄的47头幼虫肠道中分离出14个菌群,菌量总体平均为8.50±0.80,其中葡萄球菌属的分离率(有菌虫数/检测虫数)为100%,菌量为7.63±0.21,是桑粒肩天牛幼虫肠道的优势菌群。蛹肠道仅分离出了葡萄球菌属,菌量为4.13±0.61。成虫肠道中共分离到3个菌群,其中仅葡萄球菌属的分离率为100%,菌量为6.76±0.71,是成虫肠道的优势菌群。 桑粒肩天牛幼虫肠道菌群的分布:幼虫肠道菌群的种类和菌量在不同肠段的分布也有差异。前中肠分离出的菌群数最多,共14个,中中肠9个,后中肠和后肠仅分离出6个菌群。桑粒肩天牛前中肠、中中肠、后中肠和后肠的菌量分别为7.35±0.20、7.22±0.31、6.75±0.69和7.84±0.28,其中中中肠和后肠、后中肠和后肠的菌量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p<0.05)。葡萄球菌属在四个肠段的分离率均为100%,菌量分别为7.06±0.12、6.89±0.36、6.14±0.15和7.42±0.37,其中后中肠和后肠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 桑粒肩天牛幼虫体表菌群和卵表菌群:从幼虫体表分离到9个菌群,优势菌群为葡萄球菌属、肠杆菌属和变形杆菌属。卵表面菌群由葡萄球菌属、变形杆菌属和沙雷氏菌属组成,几种菌的分离率均为100%。 桑粒肩天牛幼虫肠道菌群的季节变化:桑粒肩天牛幼虫肠道菌群的种类、菌量随季节变化波动相对较大。1月肠道菌量最低,平均为4.98±0.52,8月最高,平均为8.88±0.49。不同季节检出的菌群数也不一样,1月和2月仅2个菌群,5~8月分别为10、10、9和11个菌群,12月仅4个菌群。葡萄球菌属在每个月中都能分离到,且分离率为100%;芽孢杆菌属在全年12个月也都能分离到,但分离率较低。 WMMN44ktHWHMotHWWWdeAfJE 不同龄期幼虫肠道菌群的演替:肠道菌群的菌量随桑粒肩天牛幼虫虫龄的增加而增加。初孵桑粒肩天牛幼虫肠道完全无菌,l、2、3龄幼虫肠道菌群的菌量增长较快,菌群数较多,4、5龄幼虫的肠道菌群种类和菌量都趋于稳定。2、3龄幼虫的优势菌群为葡萄球茵属和肠杆菌属,!、4、5龄幼虫的优势菌群为葡萄球茵属. 肠道菌群的定植规律:初孵幼虫肠道菌检为阴性,孵化Zh后,就在肠道中分离到少量的微生物菌群。初期幼虫肠道菌群增长较快,至6o日龄后趋于稳定。由以上结果可以看出:桑天牛幼虫肠道菌群来自于环境中之微生物。当幼虫孵化后,微生物随天牛活动和取食进人肠道。葡萄球菌属可在肠道中稳定定植,成为肠道中固有菌群,而其他菌群仅在某些时期某些个体的肠道中发现,为桑天牛肠道的过路茵。 本研究首次将LOgishS模型用于昆虫肠道菌群的研究,发现肠道茵群和葡萄球菌属的定植过程均符合LogistiC樱型。LOgishC模型是对昆虫消化遭正常茵群定植规律的初探,它将为今后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基础,也具有一定的生产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