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与目的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分别列于恶性肿瘤的第3位及第4位。散发性结直肠癌(sporadic colorectal carcinoma,SCC)约占结直肠癌总数的95%,其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的复杂过程,约85%的SCC是由于染色体的变异而导致的,但另有大约10%-15%的SCC则是由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 protein,MMR)蛋白阴性表达而引起的。1993年Lothe等提出了关于导致SCC的一条新的途径—错配修复途径,其基本原理是MMR基因保证了基因复制的高度保真,当MMR基因发生突变将导致机体MMR功能的缺失,使某些突变的癌基因或抑癌基因聚集,引起肿瘤的发生。在此途径中,hMLH1、hMSH2和hMSH6这三个MMR基因起主要作用,MMR蛋白的阴性表达高度预示着MMR功能缺陷的存在。近年来中青年SCC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其早期发现与诊治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但是,MMR在中青年SCC中的研究较少,MMR在中青年SCC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揭示。基于此,本研究拟探讨hMLH1、hMSH2、hMSH6在96例中青年SCC患者中的表达及对其预后影响,以期为中青年SCC患者的诊疗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筛选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从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病理科SCC术后的石蜡标本库,共96例。2实验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患者hMLH1、hMSH2、hMSH6的表达情况。3随访对术后的患者每三个月随访1次,随访时间为17-60个月,随访截至日期为2017年2月。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生存时间曲线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用Log-rank法进行检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 hMLH1、hMSH2、hMSH6的表达MMR蛋白阴性表达率为28.1%。其中hMLH1的阴性表达率20.8%(20/96),hMSH2的阴性表达率为8.3%(8/96),hMSH6的阴性表达率为7.3%(7/96)。2 MMR表达情况与中青年S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和错配修复蛋白表达完整(proficient mismatch repair,pMMR)的患者相比,错配修复蛋白表达缺失(deficient mismatch repair,dMMR)的患者更多见于II期、右半结肠、肿瘤直径≥5cm、溃疡型和浸润型的患者,更难发生淋巴结转移。3 MMR表达状态对中青年SCC患者预后的影响dMMR组的五年无病生存期和无病生存率,高于pMM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55,P=0.003)。dMMR组的五年总生存期和总生存率,高于pMM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09,P=0.001)。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MMR状态为影响患者无病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1、中青年SCC患者MMR阴性表达多见于II期、右半结肠、肿瘤直径≥5cm、溃疡型和浸润型的患者,更难发生淋巴结转移。2、MMR阴性表达组患者较MMR正常表达组患者预后好。3、MMR状态是影响SCC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