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乌兰哈达第四纪火山群位于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后旗白音察干镇以北至乌兰哈达一带,地理位置上属蒙古高原南缘。火山活动可划分为晚更新世和全新世两期。是蒙古高原南缘发现的唯一全新世有喷发的火山群。岩石类型为碱玄岩和碱性橄榄玄武岩,是上地幔低度部分熔融的原生岩浆,上升过程中未受到地壳物质的混染,为大陆裂谷型玄武岩。 乌兰哈达火山群火山活动始于约3万年前的晚更新世晚期,休眠于全新世,包括30座火山,其中晚更新世约17座,全新世13座,火山均由玄武质火山碎屑物和熔岩流组成。火山总体呈NE向线状展布,严格受基底断裂控制。晚更新世火山由规模较小的溅落锥和玄武质熔岩流组成,但大多数锥体上不形成典型的火山口,总体为裂隙式或裂隙-中心式火山。裂隙大致沿NE40°方向延伸,长约12km,在裂隙上形成约17个喷火口,与冰岛拉基火山相类似,但爆发强度小,溢出的熔岩流分布面积不大。全新世火山活动经历了早期较强的爆发和晚期大规模岩浆溢出过程,属典型的斯通博利式火山。其中三座当地俗称“炼丹炉”,由北东向南西依次称1号、2号和3号炼丹炉。三座火山具有极其相似的组成及特征,均由碱性玄武质火山渣锥和熔岩流组成,火山规模较大,火山锥体、火山口保存完好,甚至套叠在火口内的火山活动末期形成的小锥体也保存完好,平面上呈圆形。锥体主体由玄武质浮岩渣组成,主体属降落火山渣锥,晚期发育少量溅落堆积物。熔岩流裸露,分布范围广,面积约220km~2,构成了乌兰哈达第四纪火山群的主体。熔岩流受现代地形控制,总体沿低洼地带向东南流淌,并堰塞全新世水系形成火山堰塞湖。熔岩流类型主要为结壳熔岩,次为渣状熔岩。熔岩流中塌陷坑(沟)发育,岩流前端多见熔岩冢及喷气锥构造。 火山的空间展布清晰的反映了新构造格架,深部岩浆的上侵是控制新构造活动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