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的解放始终是马克思思想的价值旨归,从早期的政治批判、哲学批判再到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认识到真正影响现实的因素是市民社会及其私有财产关系。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私有财产的批判包括伦理和历史这双重批判维度;在早期,马克思的批判思想要以伦理价值为依据,论证了在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制度中人性被异化的现象;而历史的发展应该是人的本质从异化到复归的过程,进而马克思论证了其哲学共产主义的可能性与必然性。马克思早期的私有财产批判理论具有深刻的哲学意蕴,它是对西方现代性的一种自觉反思,揭示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所追求的自由与平等的内在悖论,指出了资本主义的矛盾性与暂时性。但马克思早期批判思想也存在着局限性,它批判的依据建立在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基础之上,人的社会类本质成为批判现实社会的根据,这种对人的本质的先验预设是抽象的和非历史的。 随着马克思对经济学研究的逐渐深入,其理论批判视域也发生了转变,开始从历史维度对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展开批判,即从人类社会生产实践的角度考察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关系的形成、发展与消亡的可能性。一方面,马克思认识到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另一方面马克思指出了随着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必然灭亡的原理。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进一步从微观层面考察了人类生产方式的变化,揭示了财产和劳动分离的历史过程,指出了资本形成的历史条件,批判了资本积累的非正义性。马克思分析了资本的限制和局限性,指出随着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的发展,以资本为原则的生产方式必然被超越,人的全面发展也将成为可能。 马克思的批判理论彰显了马克思思想的现代性批判维度,它是对资本扩张所形成的现代社会的自觉反思。马克思的理论对于建设现代化的中国有重要的启示,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既要利用资本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也要对资本进行监督和引导;在资本逻辑日益深入各个领域的当代,同时也要加强社会精神文化建设,努力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