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探究世界健美界关注的高负荷量与高强度训练模式的成效,夯实我国健美运动员负重训练模式的理论研究基础,对12名优秀男子健美运动员采用高负荷量与高强度模式训练的效果进行测试,追踪受试者训练前后机体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科学评估该训练模式的效能,为探索适应我国健美运动员负重训练的模式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论如下:一、测试研究表明,单次高负荷量训练对运动员生理生化指标影响明显,血睾酮有一定程度上升,皮质醇水平上升幅度高于血睾酮提升水平。同时血清肌酸激酶水平上升幅度较大。单次高强度训练后机体疲劳程度低于单次高负荷量训练,单次高强度训练可能导致的机体分解代谢水平上升幅度低于单次高负荷量训练。单次高强度训练过程中血清肌酸激酶水平上升幅度也较高负荷量训练低。二、阶段性高负荷量及高强度训练对运动员静态生理生化指标、全身骨密度没有明显影响。而备赛期采用高负荷量训练会造成瘦体重流失,全身各区域肌肉发达程度差距加大;全身脂肪虽有下降,分布也略有改善,但效果不佳;赛前高负荷量及高强度训练对运动员心肺功能及区域肌肉力量各项指标没有明显影响,对模拟训练中及规定动作造型时肌肉控制与调动能力有一定提升作用。三、经对比研究,赛前阶段性高强度训练对保持肌肉含量及减少身体脂肪含量有较好影响,对身体成分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阶段性高负荷量训练;阶段性高强度训练对控制与调动肌肉的能力优于阶段性高负荷量训练。赛前阶段性高负荷量训练会导致肌肉流失而高强度训练能够保持甚至增加肌肉含量。采用高负荷量每周负重训练总时间约260mins,而采用高强度每周负重训练总时间约160mins,两者相差约100mins/周,表明高强度模式训练效率更高。四、由于中国男子健美运动员的体能状况与国外男子健美运动员存在较大差异,加之国内运动员在模仿国外高水平运动员训练时,具体训练方法使用不当或训练技能欠佳等因素,使得训练成效相差较大。对目前世界健美界较为流行的训练模式进行对比研究表明,健美运动负重训练模式的形成是一个发展、变化、创新的过程,其交叉性、多样性和关联性特征更加突出。具体训练手段和方法的运用则因人而异,不同训练者适合不同的训练模式,没有好坏之分。五、本研究根据中国优秀男子健美运动员的体能状况,对上述各负重训练模式综合评估后认为,赛前采用高负荷量训练模式能有效减体重;若要保持体重增强肌肉质量,赛前采用高强度训练模式效果相对更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