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治理理念发端于西方社会,强调政府以外的社会组织、公民个人在涉及自身的相关领域多方沟通、参与协商、合作共治,有效地处理事务、协调纠纷、解决矛盾、达成一致,实现各方的利益最大化。治理理念传入我国之后,我国学者在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提出了国家治理这一崭新概念。国家治理这一理论是基于中国特殊国情以及现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制度存量之上的理念创新,本质上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和公民一同参与到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中,体现了国家、市场、社会三者的协同性,表现出了鲜明的中国特色。价值取向是指认识过程或是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在一定的价值观的指导下协调各类关系、平衡各种矛盾、解决各个冲突时表现出的思想立场和行为倾向。如何界定我国当代国家治理的价值取向,需要充分考虑历史、现实等因素,认清价值取向在国家治理当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公共政治价值取向历史演进的考察,探讨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政治基础、社会基础和障碍性因素,分析价值取向对于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重要作用,本文得出当下我国在国家治理进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关怀,竭力满足公平正义这一社会诉求,致力于实现良好的治理——善治这一目标。围绕上述三项价值取向,我国国家治理的实践路径有三条:坚持党的领导、推进依法治国和协商民主,其中坚持党的领导规定了我国国家治理进程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前进方向,大力开展协商民主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有效手段,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现实途径。三者犹如一体两翼,唯有充分结合、有效互动,方能开创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伟大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