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方式和施氮量对土壤水氮盐分布及玉米生长的影响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ebleclef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中国玉米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三大粮食作物之首。气候干旱和土壤盐碱化是制约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系统分析种植方式和施氮量对土壤环境及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能够为旱作盐碱农田实现玉米高产高效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本研究以玉米为试验材料,品种为中地88。2018和2019年4—9月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盐碱地改良试验基地开展田间试验;2019年5—9月在太原理工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科研基地的遮雨棚开展盆栽试验。田间试验设置两个因素:种植方式和施氮量。种植方式为全膜双垄沟播(W)和半膜平铺穴播(H);施氮量为0(N0)、225(N1)、275(N2)和325(N3)kg/hm2。盆栽试验设置因素为施氮量(N0、N1、N2和N3)。测定玉米在不同生育时期的土壤水、氮、盐含量、生长指标和产量指标,计算玉米的耗水量和水氮利用效率,获得主要结论如下:
  (1)各测定时期土壤剖面(0~100cm土层)体积含水率均表现为:全膜双垄沟播>半膜平铺穴播。0~60cm土层,在相同种植方式下,土壤体积含水率均表现为:N0>N1>N2>N3;60~100cm土层,各施氮处理的土壤体积含水率显著(p<0.05)低于不施氮处理。0~60cm土层,各生育时期土壤电导率均表现为:全膜双垄沟播<半膜平铺穴播。2种种植方式土壤电导率随施氮量增加均呈逐渐上升趋势。60~100cm土层,全膜双垄沟播种植方式在抽雄期和完熟期的土壤电导率显著(p<0.05)高于半膜平铺穴播。而且,各施氮处理的土壤电导率显著(p<0.05)高于不施氮处理。0~40cm土层,各生育时期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均表现为:全膜双垄沟播<半膜平铺穴播。土壤硝态氮含量随施氮量增加表现为逐渐上升趋势;各施氮处理土壤铵态氮含量显著(p<0.05)高于不施氮处理,N1、N2、N3处理差异不显著。40~100cm土层,全膜双垄沟播和半膜平铺穴播种植方式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基本没有显著性差异。各生育时期经施氮处理的土壤硝态氮含量显著(p<0.05)高于不施氮处理;N3处理的土壤铵态氮含量显著(p<0.05)高于N0和N1处理。
  (2)各生育时期玉米的株高、叶面积指数和茎粗均表现为:全膜双垄沟播>半膜平铺穴播。株高、叶面积指数和茎粗基本符合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WN2、WN3处理玉米的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均显著(p<0.05)高于WN1处理,WN2和WN3处理没有显著性差异。HN2和HN3处理玉米的生物产量显著(p<0.05)高于HN1处理,HN2和HN3处理没有显著性差异。HN3处理玉米的籽粒产量显著(p<0.05)高于HN1处理,HN2和HN3处理没有明显规律。各生育阶段和全生育期的耗水量基本表现为:全膜双垄沟播<半膜平铺穴播。在相同种植方式下,各生育阶段和全生育期的耗水量随施氮量增加均呈逐渐上升趋势。玉米的水分利用效率、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农学利用效率表现为:全膜双垄沟播>半膜平铺穴播,差异显著(p<0.05)。各施氮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显著(p<0.05)高于不施氮处理。各施氮处理的氮肥偏生产力表现为:N1>N2>N3,差异显著(p<0.05)。N2和N3处理的氮肥农学利用效率显著(p<0.05)高于N1处理。
  (3)盆栽试验表明,各测定时期土壤体积含水率(0~40cm土层)随施氮量增加表现为逐渐降低趋势。N0、N1、N2和N3处理在完熟期底层(20~40cm土层)土壤电导率较表层(0~20cm土层)土壤电导率高56.7~151.8%。除抽雄期N2和N3处理外,其余各测定时期土壤电导率(0~40cm土层)均表现为:N3>N2>N1>N0。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0~40cm土层)随施氮量增加呈逐渐上升趋势。N1处理在完熟期玉米的株高和叶面积指数低于N2和N3处理,差异显著(p<0.05);N2和N3处理差异不显著。N1、N2、N3处理玉米的茎粗差异不显著。各施氮处理玉米的叶绿素含量分别为46.3、42.5、37.6mg/g,差异显著(p<0.05)。各施氮处理玉米的生物产量、籽粒产量、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显著(p<0.05)高于不施氮处理,N1和N2、N3处理差异显著(p<0.05);N2和N3处理差异不显著。各施氮处理的氮肥偏生产力分别为29.6、27.8、24.4kg/kg,差异显著(p<0.05)。N2和N3处理的氮肥农学利用效率显著(p<0.05)高于N1处理,N2和N3处理差异不显著。
  综上分析,该试验区建议采用全膜双垄沟播种植方式,并且控制施氮量为275kg/hm2。
其他文献
中国水资源时空分配不均且洪涝灾害频发,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而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调蓄功能,在防洪安全得到保证的条件下,切实提高洪水资源利用率是重要的缓解方式。汛限水位是水库优化调度中非常重要的指标,目前大多数水库采用汛限水位静态控制方法,无法充分发挥水库的调蓄能力,为了安全合理运用洪水资源,依据气象水文预报信息,对水库实施汛期水位动态控制,可以有效提高水库发电、供水等兴利效益,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水库的防洪效益,因此,对水库实时汛期水位动态控制是有效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物质需求也逐渐增大,人们对物流运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交通运输方式已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人们急需寻求一种新型的运输方式来改善当前的情况,筒装料管道水力输送技术应运而生。该输送技术具有高效、环保、经济、节能、安全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发展前景。本文采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对不同导流条长度条件下管道双车车间断面螺旋流的水力特性进行了试验测量,并结合相关理论及
黄土滑坡问题复杂多变,具有广泛性、频发性、灾难性特点,对这种灾害的预防和处理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领域。在工程中,一般的处理方式有换填、掺入固化材料、打桩等,方法变化多样,而效果也各不相同。随着绿色发展的需求,新型高分子固化剂具有优良的物理力学性能,并且对环境没有危害,被广泛研究及试用于工程中。本文以新型高分子固化剂SH加固黄土边坡为研究对象,采用ANSYS有限元模拟软件,运用单变量分析法分析SH在不同
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冬春季节地表蒸发强烈,土壤经历季节性冻结和融化过程。在地下水浅埋区,季节性冻融期潜水与土壤水发生剧烈的相互转化,不仅影响地下水位变化和水资源量的准确评价,而且易加剧土壤盐渍化。因此,研究冻融作用下浅埋潜水与土壤水的转化规律对于科学评价地下水资源和预防土壤盐渍化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室内冻融模拟试验装置进行人为控制冻结气温的不同地下水位埋深下潜水与土壤
中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冬春干旱少雨,土壤蒸发强烈。季节性冻融期土壤水分发生相变并与土壤温度强烈耦合,土壤蒸发规律复杂。探索研究地表调控措施下土壤蒸发规律对于缓解水资源短缺,寻求抑制土壤蒸发的可行措施均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本文以山西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太谷均衡实验站为野外试验基地,于2016-2019年进行了连续3个冻融期裸地、地表覆砂粒径0.5-1.5 mm和1.5-2.0 mm以及2018-20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尤其北方煤产量巨大,但山西的煤矿开采已经对全省范围内的岩溶水资源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天然状况下娘子关泉域范围内的补给,有1/3来自上覆煤系地层砂岩裂隙水及地表水,但由于数十年来“矿坑水化”日益加重,使得娘子关泉水来自上游的补给大为减少,迫使区域地下水位连续下降,对泉域岩溶地下水整体产生不良影响。或当煤炭开采标高低于岩溶水位时,大量岩溶水可能会通过导水构造涌入巷道中,造成矿井突水,对
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是人均占有量较少,主要特点是水资源时间和空间上分布不均,供需矛盾突出。因此,建立跨地区、跨流域的长距离输水工程,是实现水资源合理调度的首选技术手段之一。长距离高扬程输水工程一般由加压泵站供水系统和重力流输水系统组成,具有水量损失少,运行维护方便等优点。为保证输水工程安全运行,供水系统的运行方式及突然失电工况下的的防护措施的选择已经成为行业内专家学者普遍关注的重要技术课题。本论
农业水利工程发展迅速,自动灌溉技术已成为农业节水灌溉发展的主要形式,多种控制与监测设备被应用于农业灌溉中,而针对偏远灌区,监测设备的供电成为问题。传统电池容量有限,长期使用会导致电压不足影响系统稳定运行,频繁更换会造成更大的人力资源浪费。而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发电设备不仅安装复杂,且人为破坏难以防护。利用管道水流发电系统提供电能,能够解决监测设备的供电问题,并可避免其他供电方式的造成的环境污染
近几十年以来,在沿海区域经济建设发展突飞猛进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近海环境生态问题,近岸海域的污染物输移扩散问题也成为人们的研究热点。本文以已有的平直斜坡上的沿岸流科学实验为基础,研究了近岸波流场内污染物在垂直岸线和沿岸方向的输移扩散规律,这不仅对近岸生态环境的保护、修复有重要意义,而且可以为近岸污染物预报、保护、排污设施选址等实际工程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围绕上述内容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1)首先利
淤地坝是水土保持的一项重要工程措施,广泛分布在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地区,在防止水土流失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除此之外,淤地坝还能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优化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山西省建设有大量的淤地坝,大部分淤地坝均按常规设计,不满足长期蓄水的要求。课题组依托水利厅创新项目,以解决贫困山区灌溉用水为目的,提出将大、中型淤地坝改造成小型挡水坝的设想,研究淤地坝改造成蓄水坝所涉及的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