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通过观察郭志强教授“外用中药方”治疗宫颈高危乳头瘤病毒(HR-HPV)持续感染的临床疗效,以探求有效治疗宫颈HR-HPV感染的中医辨证思路和理法方药。2.以宫颈癌裸鼠移植瘤为实验研究对象,探讨郭志强教授“外用中药方”对宫颈癌的抑瘤作用和对裸鼠的毒副作反应。3.探讨郭志强教授“外用中药方”对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以分析外用中药方的抑瘤机制。4.探讨郭志强教授“外用中药方”对宫颈癌致癌蛋白E6、E7及抑癌蛋白Rb、P53表达的影响,以分析外用中药方的抑瘤机制。方法1.选取符合本研究要求的湿热下注型宫颈HR-HPV感染患者70例,随机将70例患者分为“外用中药方”治疗组(35例)和空白对照组(35例)。将疗程设定为3个月,持续治疗3个月后评判疗效。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HPV转阴率以评判疗效。2.选取对数生长期人宫颈癌Siha细胞,采用不同浓度(15mg/ml、7.5mg/ml、3.25mg/ml)用药组,不加药物Siha细胞为对照组。MTS检测细胞生长抑制,台盼蓝染色检测细胞存活率,HOECHST33342/PI染色法检测凋亡细胞形态学改3.建立人宫颈癌Siha细胞荷瘤裸鼠模型,将成瘤裸鼠按数字随机法分组:“外用中药方”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顺铂组、空白对照组,每日测量瘤体大小、裸鼠重量、进食水量,连续用药观察28天。停药24小时后处死裸鼠,完整取出肿瘤组织进行实验研究。4.将肿瘤组织切片后,行HE染色,并运用免疫组化SP的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的E6、E7、Rb和P5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空白对照组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外用中药方”治疗组治疗后中医临床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中医临床症状积分治疗前后差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提示外用中药方治疗组在降低中医临床症状积分方面优于空白对照组(P<0.01)。治疗HPV感染4个月、12个月后,“外用中药方”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达到了 54.29%和65.72%,优于空白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MTS法检测:“外用中药方”各剂量组对宫颈癌SiHa细胞的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3.125mg/l剂量组与空白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IC50为15±2.1mg/mL;台盼蓝染色:“外用中药方”对Siha细胞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各浓度组细胞生长抑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外用中药方”作用Siha细胞后细胞间质变松,细胞质颗粒增多,染色质凝聚,分块,胞质浓缩;HOECHST33342/PI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外用中药方”引起细胞发生凋亡(细胞形态不规则,早期凋亡细胞发出较明亮的蓝色荧光,部分凋亡细胞细胞碎裂呈点状,大小不一)。3.“外用中药方”各组的移植瘤体积均明显小于空白对照组(P<0.05)。外用中药方高、中、低剂量组抑瘤率分别为36.23%、31.24%和14.94%;HE染色法显示“外用中药方”组裸鼠的移植瘤组织出现明显坏死样改变。4.“外用中药方”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E6、E7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用中药方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Rb、P53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外用药“外用中药方”在治疗湿热下注型宫颈HR-HPV持续感染疗效确切,能显著提高HPV转阴率,亦能明显改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且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中医临床症状改善显著。因此外用药“外用中药方”值得运用于湿热下注型宫颈HR-HPV感染。2.“外用中药方”能抑制宫颈癌Siha细胞的增殖和诱导其凋亡。3.“外用中药方”对人宫颈癌Siha细胞移植瘤的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4.“外用中药方”能上调Rb和P53蛋白的表达,下调E6和E7蛋白的表达。上调Rb和P53蛋白的表达,下调E6和E7蛋白的表达是“外用中药方”诱导宫颈癌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