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青年》作为一种综合性文化报刊,从1915年创刊到1926年终刊约十年期间共发行11卷63号(期),共计七百余万字。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它题材丰富、内容广泛,涉及到了政治、哲学、教育、伦理、经济等多个方面。由于其处于从文言向白话过渡的特殊转型时期,时代性和阶段性特征较为典型,因而具有很高的语言学语料价值。本文研究所用语料来自由导师带领2014、2015届同门所建设的《新青年》(1-6卷)分词语料库。通过典型抽样建立文言语料库和白话语料库,以此为基础,使用数据库方法,获得一系列相关词表。本文研究即以这些词表为研究材料,通过数据及其内涵挖掘,对《新青年》文言与白话的几个突出词汇特征进行描写,并进一步对二者做对比分析。文章选取了单复音词分布、名词、动词之中的常用词及连词、介词、量词、语气词几种富有特征的词类进行了文言与白话词汇对比观察,了解《新青年》词汇特征。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在《新青年》文言文与白话文语料库中,文言文中单音节词的词种数和双音节词的词种数均大于白话文;在文白交集词表中,高频单音节词较多,单音节词的使用频率也比双、多音节词高。名词方面,前500高频名词中,单音节词在文言文中的比重要比白话文高15.80个百分点,远远超出了文言文与白话文整体单复音节的差距(差距为1.20个百分点),并且白话文中的常用名词使用范围更广,涉猎到的领域更多,尤其是社会生活方面。动词方面,通过对比文言、白话语料中的高频动词我们发现,文言文中的高频动词多以单音节动词为主,而白话文中高频动词单音节词和双音节词大致持平;文言文和白话文有些动词存在交集,这些交集的词汇多与《新青年》的题材以及时代背景相关;文言文和白话文是两个不同的系统,不仅各自有自己的常用词和独有词,而且有时在表达某个相同意义时,会采用不同的词来表达。量词方面,文言文语料中量词较白话文少,而且在使用频率上也较低。这主要是因为传统文言文很少用到量词,尤其是名量词和动量词。而白话文中则用得较为广泛。文言文语料中属于文言文用法的多是度量词和借用量词。介词方面,有些介词是文言文中本身就存在的,如“于、以”等,这部分介词的意义在《新青年》文言文与白话文中并没有差别,只是在使用频率上有所降低,它们属于文言、白话共存共用的;有些词是古汉语用法的遗留,这种用法传承到了白话当中。如介词“临”,其意义为“表示将要到什么时候”;而有些词则是文言之中掺进了白话成分,如“根据、通过”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了说明《新青年》语料具有文白夹杂的特点。连词方面,白话文独有连词词表中出现了文言色彩比较明显的连词,这部分词语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并未收录,但经《汉语大词典》查询均有古语用例,这说明了此时处在文白过渡时期,白话文里依然会出现带有文言色彩的词语。语气词方面,文言文与白话文有着不同的语气词系统。在由文言向白话过渡的过程中,某些语气词使用频率逐渐降低,这些语气词的使用共有三种情况,一是这些用法文言、白话二者共存共用;二是文言中的某些用法传承到了白话之中;三是由于该时期的白话文中掺杂着文言成分,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新青年》白话文语料具有文白夹杂的特点。本文共分为6大章。第1章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本文的研究价值;第2章主要介绍了《新青年》文言、白话语料概貌;第3章对《新青年》文言文与白话文词汇单复音节分布对比进行了分析;第4章是《新青年》文言文与白话文语料常用词的对比,主要描写了概述了《新青年》文言文与白话文在名词和动词两大词性上的不同点;第5章是《新青年》中几种富有特征性的词类对比,这些词类包括量词、介词、连词和语气词;第6章是结语,总结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