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新冠疫情导致正常对外贸易和跨境投资秩序被打乱,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和消费链遭到严重破坏。如何在全球市场萎缩以及全球价值链冲击背景下,实现“稳就业”,成为考验当前政府的重要难题。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分析中国就业变动驱动因素及路径,深入探究全球价值链对中国就业的影响,为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及全球价值链重构所造成的就业冲击提供理论支撑,对科学制定就业促进政策、稳定中国就业、减缓就业压力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WIOD数据库和中国劳动统计年鉴数据,通过构建基于价值链分解的就业变动驱动因素及就业变动路径的分析框架,运用结构分解技术对中国就业增长的驱动因素分别基于行业异质性和就业构成技能异质性进行识别,并结合结构路径分解技术构建一国“上游生产行业→(中间品加工部门)→下游最终需求”的完整产业链就业路径,结合从最终需求的国别视角出发,对影响中国就业增长的国内(外)关键路径进行区分,为针对特定行业或特定需求部门制定相关就业政策提供实证依据。通过研究分析,本文得出如下结论:(1)就业主要构成中,国内需求对中国就业促进效应最为明显,且远高于传统贸易、简单GVC出口和复杂GVC出口所带动的就业人数;国内需求带动就业总人数有增加趋势,传统贸易带动就业人数高于简单GVC和复杂GVC所带动的就业人数。低技术含量就业中,变化幅度较大的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中等技术含量就业中,变化幅度较大的是农林牧渔业;高技术含量就业中,变化幅度较大的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中国主要出口的国家中,对中国高技术含量就业的带动效应最小。(2)劳动力系数变化效应和最终品变化效应对就业变动的影响最大,反馈效应对就业变动的影响最小。出口贸易对中国就业影响中,无论是金融危机前和金融危机后,出口美国对中国就业的影响效应均要大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危机前出口美国对中国出口就业具有重要促进效应,而危机后出口美国对中国就业的抑制效应最为明显。无论是国内需求还是传统贸易等出口贸易所带动的就业,低技术含量劳动力系数变化均是抑制就业增长的主要因素。(3)从国内最终需求视角来看,“建筑业→投资”是带动中国就业最大的就业需求路径;“作物牲畜生产→居民消费”是抑制中国就业增长最大的就业需求路径;国外最终需求视角下,“纺织服装皮革→居民消费(俄罗斯)”分别是促进中国就业增长较高的直接就业需求路径,“纺织服装皮革→居民消费(美国)”则是抑制中国就业增长最大的就业需求路径。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相应的政策:国内循环为主,以扩大内需为基点,引导企业开拓国内市场,全面构建符合需求的国内价值链,创造就业岗位,从而保障国内需求对就业的带动效应;兼顾国际循环,扩宽全球价值链渠道,增加出口途径,推动出口国外对中国就业带动效应;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进一步改善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生产途径,优化劳动力结构,促进就业高质量发展,从而达到稳就业的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