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郑板桥(1693—1765)是中国清代书画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扬州八怪”之一。其书不泥古法,自成一派,被称做“六分半书”;其画多选取兰、竹、石为画材,寓寄遥深、品格高远。他为官十二载,勤政爱民、有政声,并有文集遗世。他不仅在文学和艺术上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还在做人的品格上为我们展示了高风亮节的君子之风,并形成了他独特的君子观。郑板桥一生经历坎坷,他独特的生活经历对其君子观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为官之前和为官之后两个时期。为官前,他极度贫困,为了谋生他扬州卖画、江村设教馆,这使他与穷苦的百姓有很多接触的机会,而对百姓艰难生活的了解使他产生了出仕的愿望,这就是他的“立功天地”、“泽加于民”的远大志向。经历了康、雍、乾三朝科举考试,郑板桥终于在五十岁时迎来了出仕的机会。在为官的这段时期,他不遗余力地为百姓谋福利,却因为为民请赈而得罪上峰,最终罢官。罢官后的他依然竭尽所能地扶危济困,践行他“泽加于民”的终生理想。此外,他的儒释道融合的创作思想对其君子观的内涵也有一定的影响,而当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儒家思想。儒家对于理想人格即君子人格的追求,成为许多仁人士子不懈奋斗的方向。郑板桥自幼学习儒学,受到良好的熏陶,为他君子观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郑板桥的君子观表现为仁爱平等、忧患意识、克己修身等几个方面,并通过其大量的诗文书画作品体现出来。通过对郑板桥的生平、创作思想和作品的研究,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贫苦百姓的推己及人的爱、对“万物同胞”超然平等的爱;感受到他对一身一家的忧患上升到对族人、乡党乃至国计民生的忧患;感受到他从检省自身、提高修养的克己修身推至对家人子弟的殷殷教诲;还感受到他做人和做事刚健自强、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以及他在黑暗的社会和官场中所愤然表现出的桀骜不驯。当然,在探讨郑板桥君子观的问题上必然要涉及其产生的原因。除了其自身经历外,儒家传世经典成为他君子观形成的文化基础;而清朝的“制艺取士”等制度为其提供了特定的时代背景;家庭成员给予他的博大的爱和他自身桀骜不驯、狂傲清高的个性也对其观念的形成产生了一定影响。总之,通过对郑板桥君子观的探讨可以帮助我们从另一视角去解读他的诗、文、书、画,同时,也可以让我们通过对他的人格理想的解读来了解一代优秀文人的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