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90年代以来报刊演变背后的文化形态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ke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试图在一个社会文化语境里解读九十年代以来报刊演变背后的文化形态,如社会文化语境是如何促使报刊表述方式转变的,在报刊的新兴类别或重新定位的背后是什么样的文化形态组合,以及如何在文化形态意识中去理解某些报刊思想的概念表达.事实上,该文更希望通过简单的分析来验证文化形态解读这一角度对于考察报刊演变时的可行性,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去理解报刊发展的轨迹,及其在建立社会主体价值体系时的积极作用.
其他文献
近年来,各级政府及官员纷纷开通政务微博,政务微博发展迅速,但被民众喜闻乐见的政务微博并不多,没有形成良好的政务微博运作模式。本研究以新浪微博平台“上海发布”为例,旨
该文研究新媒体传播(主要是互联网传播)的兴起、发展、特点及其对原有传播方式的影响,初步探讨新媒体的传播特性及其在主流舆论场和非主流舆论场之间起到的沟通作用.该文所研
期刊
凯斯·R·桑斯坦在《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产生知识》中提出了“信息茧房”(Information Cocoons)的概念。网络和新的传播技术的发展,正深刻地改变着社会的传播生态系统。互联
该研究描述并分析了一个由媒介参与制度变革的过程.通过观察媒介对当代中国消费领域两则案例的报导,该研究发现,在这两组新闻文本从撰写——形成探讨空间——影响政策面的过
北京时间2014年3月8日凌晨,马来西亚航空公司从吉隆坡飞往北京的MH370次航班与地面失去联系,机上共载有227名乘客和12名机组成员,其中包含154名中国乘客。在航班确认为失联状态
新世纪开始之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快,中国加入WTO的利好消息来临,财经媒体也自然迎来了它们的春天,各类专业财经报刊应时而生,各家报刊媒体也不愿放过财经报道这一吸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