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钠离子电池是与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类似的电池体系,钠与锂属于同族元素,物化性质相似,储量丰富且价格低廉。因此,钠离子电池在大规模储能领域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负极材料是影响钠离子电池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成为钠离子电池研究的热点。本文以碳基材料为对象,系统研究了石墨、热解炭及其复合材料的组成、结构及储钠性能,期望为钠离子电池高性能负极材料的设计和制备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高能球磨法和氧化还原法对石墨进行改
【基金项目】
:
石墨层间距在中间尺度范围内的可控调节及储钠性能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5127411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钠离子电池是与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类似的电池体系,钠与锂属于同族元素,物化性质相似,储量丰富且价格低廉。因此,钠离子电池在大规模储能领域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负极材料是影响钠离子电池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成为钠离子电池研究的热点。本文以碳基材料为对象,系统研究了石墨、热解炭及其复合材料的组成、结构及储钠性能,期望为钠离子电池高性能负极材料的设计和制备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高能球磨法和氧化还原法对石墨进行改性。结果表明,不同粒度的未改性石墨可逆容量均较低,为20 mAh/g左右,而高能球磨改性石墨和氧化还原改性石墨的可逆容量分别增大至128.4 mAh/g和181.6 mAh/g;但首次库伦效率较低,分别为31.6%和24.8%。可逆容量的显著提高与改性后层间距的增大以及活性位点的增多相关,而首次库伦效率低是比表面积过大所致。以氧化石墨和沥青为原料,采用先高温油相处理、后热处理的方法,制备还原氧化石墨(RGO)和沥青炭的复合材料(RGO/C800)。结果表明,RGO/C800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可逆容量和首次库伦效率分别增大至268.4 mAh/g和79.2%;5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88.7%,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同时,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氧化石墨没有发生膨胀,材料层间距和比表面积分别为0.372 nm和3.00 m2/g,这为大层间距、小比表面积材料的制备提供理论依据。以氧化石墨和SnCl2·2H2O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RGO负载纳米SnO2复合材料(SnO2/RGO)。结果表明,SnO2/RGO的可逆容量和首次库伦效率分别为425.1 mAh/g和43.9%,经2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88.8%。该材料具有较高的容量和较好的循环稳定性,这得益于5 nm左右的SnO2纳米颗粒均匀负载在RGO中。以SnO2/RGO和沥青为原料,采用先高温油相处理、后碳化处理的方法,制备RGO、Sn和沥青炭的复合材料(C/Sn/RGO)。结果表明,该材料首次可逆容量为476.2 mAh/g,首次库伦效率提高到70.3%。与SnO2/RGO相比,C/Sn/RGO具有更高的首次库伦效率,这主要由于SnO2还原为金属Sn,并与RGO和沥青炭有效复合;同时沥青炭有效阻止了 Sn颗粒的团聚长大,Sn颗粒尺寸小于200 nm。分别以葡萄糖和石油沥青为原料,采用热解法制备葡萄糖热解炭和沥青热解炭。结果发现,葡萄糖热解炭和沥青热解炭的可逆容量分别为171.9 mAh/g和79.2 mAh/g,首次库伦效率分别为47.2%和33.9%。与沥青热解炭相比,葡萄糖热解炭具有无定形程度大、层间距大及纳米孔洞多等特点,这是葡萄糖热解炭具有良好电化学性能的原因。以葡萄糖和SnC12·2H2O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葡萄糖热解炭、SnO2复合材料(SnO2/C)。结果发现,SnO2/C的可逆容量和库伦效率分别为294.5 mAh/g和52.3%。与葡萄糖热解炭相比,SnO2/C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容量,这得益于葡萄糖热解炭与SnO2形成复合材料。以SnO2/C和沥青为原料,采用热解法制备沥青热解炭、金属Sn和葡萄糖热解炭的复合材料(C/Sn/C)。结果发现,C/Sn/C可逆容量和库伦效率分别为356.8 mAh/g和65.4%,但经2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仅为41.1%。与SnO2/C相比,C/Sn/C的循环性能变差,这主要是由于SnO2在还原为金属Sn的过程中颗粒过度长大所致。
其他文献
为满足具有冲击地压倾向矿井的支护需求,具有刚柔耦合特性的缓冲吸能支护装备研发已经成为当下的一个研究热点。在工程领域中,常遇到静态载荷和冲击载荷叠加的结构动力学问题,例如岩体力学研究中,需要考虑在围岩应力的作用下的冲击特性;矿用支护设备初始状态就承受较大初撑力,当冲击地压等动力灾害发生时,支护设备会在静、动载荷叠加作用下发生突然失稳。支护装备在动力冲击载荷的作用下会表现出与静态载荷不相同的力学性能。
地铁衬砌管片的破坏标志是宏观裂缝的产生和发展,钢筋混凝土衬砌的材料缺陷和人工现浇施工工艺缺陷是诱发宏观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在衬砌管片设计阶段主要考虑其抗剪承载力,往往造成箍筋布置过密,进而施工时振捣不密实,导致管片容易在使用阶段出现贯穿裂缝,影响了管片的耐久性和安全性。混凝土中掺加钢纤维可以有效地阻碍混凝土内部微观裂缝的扩展及宏观裂缝的形成,可以延长地铁隧道寿命,更好的满足使用要求。因此本文研究了
随着我国超大采高一次采全厚、煤巷快速掘进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涌现出一批千万吨级矿井及工作面,带动了开采装备朝重型化与大型化方向发展。实现工作面的高效开采,回采巷道必须具备较高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同时日益加大的开采强度与巷道断面尺寸不仅增加了巷道顶板有效控制的难度,也对锚杆支护技术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论文以补连塔煤矿首个8.0m大采高工作面回采巷道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锚杆力学特性及锚杆支护技术在高产高
轧辊是辊轧机的关键零件,其表面形位精度直接决定了钢带的质量,受轧辊与钢带间接触和摩擦力的影响,轧辊表面产生一定的磨损,轧辊的微弱振动导致辊轧机的整机稳定性降低,并降低辊轧钢带的质量,所以需定期更换轧辊,从而造成了轧辊的资源浪费,因此,如何辨别轧辊的磨损量,并研发轧辊的再制造修复技术,以提高轧辊的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适应现代轧钢业发展的需求,成为当前轧辊制造业的一个重要课题。针对六辊轧机轴系多、辊
天然气水合物具有分布范围广、储量丰富、清洁高效等优点,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发展前景和开发潜力的新型替代能源之一。水合物相变分解引起储层传热、孔隙流体渗流、水合物沉积层力学性质和有效应力变化,是一个含相变和热流力(THM)耦合作用的复杂过程。在热流力(THM)耦合作用下,水合物相变分解诱发分解区储层变形破坏,从而引起包括井壁垮塌、海底地层失稳破坏、温室效应加剧以及海洋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灾害发生。本文以
锚杆支护是煤矿巷道普遍采用的一种主动控制围岩稳定的支护技术,锚杆支护质量的现场监测对巷道稳定性分析、支护参数优化等非常重要。为了能够对巷道围岩进行开采过程中的持续监测,及时评估预测矿井灾害,论文针对鄂尔多斯煤田的浅埋深、基岩薄、采动对巷道稳定性影响大等特点,围绕浅埋薄基岩煤层回采巷道锚固支护技术及其应用展开研究。以大柳塔煤矿52302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针对大柳塔煤矿浅埋薄基岩煤层赋存的地质条件和开
神华神东公司经过多年实践,已经将一次综采采高由4.5m、5.3m、6.3m提高到了7m,取得了丰富经验,其一次采全高综采技术及装备上已经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神东矿区上湾煤矿四盘区1-2煤层平均厚度8.9m,且矿区其他一些煤矿大于8m巨厚煤层的储量十分丰富。为实现上湾煤矿目前综采年单产1400万t水平上的突破,对比各种采煤方法,认为进一步增大综采采高是较为有效的途径,同时也为神东矿区8m以上煤层的高产
针对煤矿竖井下硬岩全断面掘进机刀盘转速控制、刀盘推进速度控制、掘进机姿态调整与纠偏路径规划等技术难题,研究了掘进机液压系统的动力学特性,控制方法与姿态调整策略。通过对全断面掘进机的机械结构及掘进工作循环的分析,考虑到刀盘驱动液压系统与推进液压系统的功率密度的差异,设计了比例减压阀控制柱塞变量泵-定量马达的刀盘驱动闭式液压系统及比例调速阀控制柱塞变量泵-负载敏感多路阀的刀盘推进开式液压系统。液压系统
石圪台矿3-1煤二盘区回采区域上覆有综采采空区、房采区和实体煤,开采条件复杂。31201综采工作面在推过上覆采空区集中煤柱15.5m时,突然发生切顶,多台支架被压死,支架压力瞬间达到45MPa~80MPa,严重影响了矿井的安全生产。为了避免石圪台煤矿3-1煤二盘区开采时再次出现类似灾害事故,对该矿31201、31202-1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和动载矿压发生机理进行研究,提出合理的动载矿压控制技术措施
冲击地压是煤矿开采中遇到的严重动力灾害。巷道冲击地压目前占煤矿冲击事故总数的90%左右,且随着采深的增加巷道冲击地压的破坏程度愈加严重,巷道围岩在高地应力条件下受扰动或叠加冲击动载时稳定性难以控制,导致巷道及支护严重变形或破坏。针对当前支护技术与装备难以满足冲击危险巷道的支护需求,从巷道支护与围岩构成的系统角度出发,建立巷道防冲支护理论模型,研究静载和动载下支护与围岩的相互作用关系,提出考虑围岩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