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试图对中诗英译大家林语堂和许渊冲的翻译理论和实践作一比较研究。
林语堂是较早向西方社会译介我国古典诗词的学者。由于他精通中英两种语言,对语音学有过专门的研究,对东西方文化也十分了解,其诗词翻译是颇为成功的。同时,他对翻译和诗词翻译作出了理论上的探索,在中国译学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把现代语言学和心理学作为翻译理论的学理基础。
许渊冲把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用于中诗英译工作,其翻译作品量多质高,广受赞誉。此外,他十分重视翻译理论的建设,可以说,他对翻译理论的探索贯穿其翻译实践的始终。
二者的诗词翻译理论有不少共同点,又各具特色。换言之,许渊冲借鉴了林语堂的部分观点,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如果对他们的翻译理论和作品进行比较研究,结合其长处,剔除其不足,将有助于促进当今的中诗英译工作和相关的理论建设。
论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为引论部分。阐明中诗英译的必要性,简要介绍中诗英译的历史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指出林语堂和许渊冲在这一领域所处的重要地位。
第二章简述二者的学术生涯,侧重评述其在中诗英译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第三章首先阐述了林语堂和许渊冲的翻译理论(尤其是诗词翻译理论),然后就他们的翻译理论和主张作出比较研究。指出二者的翻译思想中存在着许多共同点,如认为翻译是艺术而非科学,注重在译诗中再现原诗的意美、音美、形美等;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相左的观点,主要表现在对音韵的处理上有各自不同的见解。
第四章探讨诗词翻译中的两种方法——变通译法和创造性译法。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以及中英诗歌创作的不同规律造成了诗词的不可译性。这就需要借助于变通译法,以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鸿沟。变通译法的理论依据是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文章从词法、句法两个角度探究了林语堂和许渊冲在英译诗词中所运用的变通手段。
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以及诗词这种独特的文学体裁自身所具有的矛盾——简练、浓缩的形式和丰富、含蓄的内容——使得译者有时需要运用创造性译法。文章引用文化学派代表人物苏珊·巴斯内特和意象派诗人埃兹拉·庞德等人的相关观点,论证了创造性译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结合具体译例,试图探讨林语堂和许渊冲如何在其译作中灵活地运用创造性译法。
第五章是个案研究。以李白《月下独酌》的英译文为研究对象,剖析两位译家如何将其诗词翻译理论运用于翻译实践,重点阐述原诗的意美、音美和形美如何在译作中得以再现。
第六章是对论文的总结,并指出其不足。由于篇幅和作者的学识所限,本研究尚不够全面,诗词翻译中的诸多问题,如文学意象、修辞手段和文化因素等的处理,尚有待于进一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