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7年像一个魔法数字一样,将香港一夜之间送还给了“祖国母亲”,正如同1842年把香港变成一个“借来的时间,借来的地方”一样。但是香港身份认同的改变却不是一夜之间的事。香港回归之后,内地与香港冲突不断,一国和两制之间的矛盾并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而每次争议几乎都会触碰到这样的问题,香港人到底是谁?是中国人还是香港人? 这个研究,通过比较1950年代—1980年代年香港的两份精英报纸—《明报》和《星岛日报》的上千篇社评,来看香港的精英报纸是如何表达香港身份的?正如安德森论述印刷媒介在民族的想象中的作用一样,香港的精英报纸在香港身份的形成、维持和重构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两者甚至是亦步亦趋。按照年代,本文把香港身份的变化和报纸所扮演的角色划分为四个时期:(1)50年代天然的“中国人身份”意识;(2)60年代香港身份意识的萌动和报纸的着力;(3)70年代香港身份的普遍认同和报纸的理论支撑;(4)80年代香港身份受到挑战和报纸的重构。 50年代的香港处于冷战的背景之下,国际各势力错综复杂,国共分裂;香港人和殖民地政府“互为不存在”;经济凋敝,社会气氛颓败。迅速增加的难民挣扎在死亡线上,他们只当香港是一个“暂居之地”,还是一种天然的“中国人身份”意识。60年代,香港工业化成功,人们生活改善;殖民地政府放弃“不干预政策”;1967年的六七暴动使香港人亲历骚乱,比较大陆的混乱,更加珍惜香港的安定繁荣,形成香港身份的起步点。香港身份逐渐以中国大陆为“他者”建构起来。70年代伴随着香港经济的蓬勃发展,香港人普遍富裕;社会运动风起云涌;香港政府积极改革;与此同时,香港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中产阶级的崛起;生在香港,长在香港,对大陆没有亲身体验的战后婴儿潮一代的成长;以及“左”、“右”势力的边缘化,这些共同促使香港民情转向,形成“以香港为家”的身份意识。香港精英报纸则提供了“维持现状”和“民族自决”的理论建构,以维持香港身份,同时建构香港身份的“他者”—中国大陆的形象。80年代中英谈判挑战香港身份认同,香港市民采取各种方式维护自己的身份。精英报纸则在香港利益刺激下,重构香港身份,集中表达出香港身份的自由、法治、民主和生活方式不变等诸方面诉求。 媒介意识形态往往决定媒介的身份论述,即不同的媒介意识形态意味着报纸建构不同的身份。而媒介意识形态背后隐藏着权力结构,即媒介在香港、中共和台湾国民党之间的相对位置,所以香港身份如此复杂。《明报》建构的是一个中间的香港身份,既不亲共也不亲台,采取“泛中国认同”;虽不反共,但维护香港的自由、法治和生活方式不变等特殊性。其在表达香港身份的过程中至关重要。《星岛日报》建构的则是亲港英政府、亲台湾国民党,反共的身份。它要为今天香港身份的复杂负部分责任。 香港身份的形成、维持和重构,是在冷战的背景下进行的,包含着国共斗争,又夹杂着殖民主义因素,因此具有历史的复杂性。而同时香港身份也有现实的两面性,即凝聚香港社会的同时排斥异己,主要是排斥大陆人。所以论文最后还讨论了香港传媒建构香港身份的责任,即开放而负责,促进香港和大陆的相互了解;承担国际化的资讯中心角色,促进香港的国际化;以香港利益为重但又要警惕封闭的香港本土主义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