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冠心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脏疾病,主要是由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使心肌处于缺血缺氧的状态。心绞痛是冠心病的典型症状,临床表现为胸前疼痛,多发生于患者劳累或情绪激动的时候,随着病情的发展,发作次数的增加和疼痛程度的加重,可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严重的可能会猝死,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目前该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研究表明本病是由多种危险因素作用于不同环节所致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血脂异常、饮食习惯、家族史、肥胖、大量饮酒和吸烟等均是诱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不同危险因素引发心绞痛及严重心血管事件的概率也不完全相同,了解并干预这些危险因素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的防治会有很大帮助。以往有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多伴有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并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发展和预后。因此,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治疗的同时给予有效的预防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在提高治疗疗效上具有重要的意义。预见性护理干预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方式,能够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法,并以临床经验提前预知潜在的风险,给患者提供合理的、个性化、主动预防性的护理措施,从而提高整体护理的质量。本研究旨在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分析。研究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不良情绪、心绞痛发作及心功能、治疗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此项护理措施的效果及可行性,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指引。研究方法选取江苏省南京市某三甲医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的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照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39),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治疗、心绞痛发作及心功能、焦虑自评量表(SAS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及抑郁自评量表(SDS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评分、生活质量、满意度等。研究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心功能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009,P<0.05);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疼痛评分、心绞痛持续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2,3)次/周vs 6(4,8)次/周,2(1,4)分vs 5(1,4)分,2(1,4)min vs 6(5,8)min](P<0.05);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9.10±5.12)分vs(51.39±7.34)分,(39.20±6.41)分vs(47.27±8.32)分](P<0.05);观察组发生严重并发症的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93,P<0.05)];社会功能缺陷功能量表(SDSS)各维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0.85±0.12)分 vs(1.40±0.16)分,(1.13±0.09)分 vs(1.51±0.03)分,(1.56±0.36)分 vs(3.02±0.51)分,(0.76±0.13)分 vs(1.71±0.22)分,(0.83±0.12)分 vs(1.32±0.21)分,(0.89±0.02)分 vs(2.05±0.04)分,(1.09±0.11)分 vs(1.78±0.30)分,(0.79±0.14)分 vs(1.85±0.30)分](P<0.05)。观察组对预见性护理模式治疗的总体满意度达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9%(χ2=19.65,P<0.05)。研究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护理效果显著,可改善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减轻心绞痛发作,改善心功能分级,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有利于促进医患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