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贫困是一个集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多方面因素于一体的复杂问题。减少和消除贫困是世界各国发展的主要目标,更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题中之义。民族地区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区”和“攻坚区”,具有贫困周期长的显著特点,破解民族地区深度贫困问题尤为重要。本研究基于多维视角,以少数民族聚居区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同心县为实证研究区域,分别从个体特征、经济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四个维度,构建影响研究区贫困的指标评价体系,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和OLS回归估计分析的方法,区分各指标是消贫因素还是致贫因素,并分析各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个体特征、经济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因素对民族地区贫困的形成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效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两地贫困分异的特征及贫困分异成因进行了系统研究,最后就民族地区贫困治理的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论文共包括如下七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包括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多维贫困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综述、主要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研究的主要创新点,为论文的撰写提供了前期准备。第二部分为研究的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首先,对研究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其次,介绍了本文研究相关的理论。第三部分为研究区的基本概况及贫困现状。对东乡族自治县和同心县基本情况以及其贫困现状进行的说明。第四部分为多维贫困特征的量化分析。通过设计指标评价体系,基于多维贫困的视角对东乡族自治县和同心县进行量化分析,从个体特征、经济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四个维度区分各指标为消贫因素还是致贫因素,并测算其对贫的影响困程度。第五部分为民族地区贫困分异的系统分析。通过分析研究区贫困分异特征,进一步探寻民族地区贫困分异的成因。第六部分为民族地区贫困治理路径探讨。从个体特征、经济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四个方面探讨民族地区贫困治理路径的选择。第七部分结论与展望。对本研究得出的结论进行总结,并提出今后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