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结肠镜检查可以有效减少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及相关死亡率,这主要得益于它能够发现并切除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如果腺瘤性息肉在结肠镜检查中发生漏诊,则患者在筛查间期发生结直肠癌的风险就会大幅度增高。如何提高结肠镜检查的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大肠腺瘤检出率(adenomadetection rate,ADR)是公认的评价结肠镜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及预防间期癌的唯一指标。虽然目前无统一明确的提高腺瘤检出率的具体措施,但是很多因素已经被认为和腺瘤检出率相关。这些因素包括:退镜时间、盲肠到达情况、医师的资历及专业背景、患者相关因素(肠道准备情况、接受检查时的体位、检查时是否为镇静麻醉状态等)、结肠镜检查单位规模或水平、辅助观察及成像方法、腺瘤特征等[5]。目的:1.探讨ADR的影响因素,并对左半结肠、右半结肠的ADR和息肉检出率(Polyp detection rate,PDR)分别进行比较。2.对检出息肉的病理类型与息肉部位、大小、对应的患者性别、年龄的关系进行分析,总结大肠息肉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2014年7月至2015年1月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内镜中心进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共43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及Logistics回归分析探讨患者年龄、性别,医师资历,是否在麻醉状态接受结肠镜检查,结肠镜型号,肠道准备情况,盲肠到达情况,退镜时间及结肠解剖部位与ADR的关系。采用卡方检验对大肠息肉病理类型构成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ADR相关因素分析:1)单因素卡方分析:男性的ADR高于女性(P=0.008),且这一差异主要体现在≥60岁人群中(P=0.018);≥60岁年龄组ADR高于<40岁年龄组(P=0.000)和40~59岁年龄组(P=0.002),<40岁和40~59岁间ADR无差异(P=0.105);肠道准备程度III级的ADR低于I级(P=0.005)和II级(P=0.042),I级和II级间ADR无差异(P=0.095)。男性医师ADR高于女性医师(P=0.005),TCC总体ADR有差异(P=0.011),但各组间ADR并无递增趋势;医师职称不同,ADR总体有差异(P=0.000),主治医师ADR最高(32.26%),与其它职称相比(P<0.05);NYC总体ADR无差异(P=0.461)。麻醉与不麻醉状态,ADR无统计学差异(P=0.050);使用Olympus的ADR较PENTAX的ADR高(P=0.001);盲肠“到达”组ADR显著高于“未到达”组,但P=1.000;WT:1~4组ADR依次增大,除6≤t<8与t≥8组间ADR比较无差异(P=0.207),其余组间ADR比较均有差异(P<0.05)。2)Logistics回归分析:患者性别(OR:2.324,95%CI:1.386~3.899)、年龄(OR:0.563,95%CI:0.382~0.831)、内镜医师性别(OR:3.111,95%CI:1.848~5.238)、退镜时间(OR:0.505,95%CI:0.407~0.627)、肠道准备情况(OR:2.411,95%CI:1.310~4.436)为ADR的独立预测因子。2.左半结肠PDR高于右半结肠(P=0.000),左、右半结肠ADR无差异(P=0.671)。3.≥60岁年龄组腺瘤比例大于<60岁年龄组(P=0.029);男、女腺瘤比例无差异(P=0.562);0.5cm~1.0cm组和≥1.0cm组的腺瘤比例均大于<0.5cm组(P<0.05);右半结肠腺瘤比例大于左半结肠(P=0.013)。结论:1.ADR的独立预测因素包括性别(患者),年龄,内镜医师性别,肠道准备情况,WT。男性,年龄≥60岁的患者ADR较高,内镜医师为男性,肠道准备情况良好,WT≥8分钟时,可以提高ADR。2.息肉的好发部位在左半结肠,左半结肠非腺瘤性息肉比例较高;左半结肠、右半结肠患大肠腺瘤的风险相近。3.腺瘤和非腺瘤在息肉大小和分布上存在差异:息肉大小超过0.5cm或息肉位于右半结肠时,息肉为腺瘤的可能性更大,腺瘤和非腺瘤都以0.5cm以下常见,左半结肠好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