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戏曲改革政策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文艺方针的指导下,昆剧艺术随着时代脉动逐渐复苏。1956年4月,浙江昆剧团晋京上演新编《十五贯》轰动全国,昆剧得以重获瞩目。浙江昆剧团《十五贯》开创了现代昆剧格局,并至今久演不衰。从学理角度对其改编前后的历史梳理、剧目本体的全面研究、活态发展下的文化归因、后世戏曲届的改编影响和经验成就等论题都值得探究。本文取音乐人类学视角,将浙昆《十五贯》作为一定社会历史背景下的艺术生产与传播的文化现象,综合运用音乐学、戏曲学、文化人类学等研究方法,以昆剧《十五贯》中戏曲音乐、舞台表演为研究重点,并通过追溯昆剧《十五贯》所处的宏观历史场域,关注不同历史条件下戏班组织、剧作家群体、表演场所、文艺政策等社会因素,以及对昆剧艺人、改编者的个人经验与创造现象进行全方位、整体性地综合阐释与深入探究,具体从“历史轨迹”、“剧目传统”、“剧本改编”、“唱腔设计”、“舞台呈现”、“成就启示”等六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部分从昆剧演变的历史脉络入手,以社会背景、作家群体、艺人表演等事项为参照,大致划分为三大时期。重点以全福班—浙江昆剧传习所—浙江昆剧团为叙述线索探析《十五贯》在历史进程中的传统渊源。第二部分至第五部分是关于浙昆《十五贯》的传统发展及本体研究,致力于梳理本事演变、宫谱版本、演出传统;对浙昆版《十五贯》编演始末、剧本改编等进行分析;在唱腔设计中,致力于将改编后戏曲唱段与原宫谱进行比对,探究其在套式布局、词式格律、板式特征、乐式形态等方面特点,通过舞台表演分析,从演员的唱、演和幕后的排、导等方面进行细致阐述并总结特点。第六部分探讨新编《十五贯》对剧团剧种的复苏、传统剧目回归、改编范本样式的成就价值所在,并对其获得成就背后的文化内涵进行归因。本文认为:第一,在剧目艺术特色的本体研究上,《十五贯》在戏曲本事演变上经历了明确的三次演变,保留了苏州派传奇兼顾文采之长和语言本色的特征;编演历程上,经历了全本戏到折子戏的先后侧重,最终到传字辈时以折子戏缀连成新全本戏的过程,浙昆版《十五贯》以此时期的戏剧结构为蓝本,展开了进一步改编;唱腔设计上,改编本的套式、词式、板式和乐式等方面有较大程度的改编,大量减少了原作曲牌数量,少部分曲牌中较完整地遵循了古谱旋律进行编排,大多数在曲牌音乐和位置运用设计上突破格律限制,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昆剧本身以细腻精准,高度规则化著称的艺术特色,是现代昆剧历史上精英艺术向大众艺术妥协的一次观照;在舞台表演上,传字辈主演身上恪守的乾嘉风范得以保留展现,并结合时代特色具有一定的创新。其精湛表演后人难以超越,是该剧获得舞台表演成就的最大亮点。第二,历史建构中的昆剧《十五贯》是一个在不断变化过程中的活态延续。由于时代精神、观众审美、演员更迭等因素,该剧中的音乐唱腔、表演程式、剧本结构等都在不断演变。在社会维持层面,全福班、传字辈、仙霓社、浙江昆剧团等演出团体在一定程度上有着代际延续的关系,他们所传承下来的改编智慧与表演乾嘉风范,是浙昆《十五贯》中的不变因素,体现传统与现代的交织。浙昆《十五贯》其表演载体经历了“民间戏班”到“国营”剧团的身份转变,不同时期下政治、经济和文艺政策影响下,也促成了演员社会身份的转变。同时,演员、改编者基于个人经验下的创造、观念和行为上的改编对浙昆《十五贯》直接影响了其所呈现出的艺术特色,带有鲜明特色的浙昆风格也对其他地域昆剧支脉在演绎《十五贯》时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第三,浙昆《十五贯》向戏曲界证明了昆剧传统古本成功改编的可能性,尽管其存在一定程度历史局限性,但其对昆剧命运延续和对现代昆剧改编格局的有力参照意义是超越时代的。良好的综合生存环境能够推动昆剧艺术的发展,但使其反复绝处逢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昆剧自身不可代替的永恒艺术价值,亦是其经久不衰,绵延至今的永恒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