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意象承载一个民族丰富的文化信息,生动而又隽永,在文学作品中常起到画龙点睛之效。然而,在译本中,原本璀璨生辉的文化意象常常黯然失色甚至销声匿迹。文化意象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毋庸质疑,其在翻译上的难度也显而易见。因此,笔者以此立题,以期为往后的翻译工作者在处理此类问题上提供一些参考。
接受美学诞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是一种以读者为中心的新型文学范式。接受美学理论家认为,文学作品意义的实现取决于读者的阅读与接受。读者在阅读作品时,并非思维空白,而总是抱着一定的思维定势。这种读者受既往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影响,在文学阅读理解之前或之中抱有的思维定势,便称为“期待视野”。然而,读者已有的期待视野和新作品视野之间总是难以完全一致,存在一定的审美距离。杰出的文学作品往往打破既有期待视野熟悉的类型惯例,不断实现对惯例的再生产和对期待视野的再创造。此外,接受美学理论家所理解的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空白及空缺等待读者的具体化。
笔者从接受美学的这几个基本概念入手,指出接受美学对于文化意象翻译的价值。首先,接受美学指明了翻译的宗旨,即以目的语读者为本。译文本意义的实现取决于目的语读者的接受,因此,译者在翻译文化意象时,要充分考虑目的语读者的接受能力。其次,接受美学为译者提出了翻译文化意象的三种方法,即保留原意象、替换原意象或删除原意象。在意象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如能秉持目的语读者为中心的观念,充分考虑到读者的期待视野,并对译文本的视野进行相应调整,这样的译文才能最大可能实现与读者视野的融合。
《孙子兵法》中蕴含了大量的文化意象,而贾尔斯和林戊荪的两个英译本也历经时间的考验,因此,本论文以该兵书中的四类文化意象为例,具体阐明上述三种翻译方法。首先,保留原意象是因为原意象的语义对等能满足目的语读者的原有期待视野或是超越其原有视野。《孙子兵法》中的语言文化意象、典故文化意象及大部分生态文化意象均采用了该方法来翻译。然后,替换原意象是因为原意象的语义对等与目的语读者视野间存在过大的审美差距,而这种差距又会直接影响了译本的表达力、感染力甚至会造成读者误解。此时,译者可替之以解释性话语或是目的语中具有类似含义的固定说法。《孙子兵法》中的社会文化意象在翻译中大多被替换掉。最后,删除原意象是因为原意象的内在含义可以通过目的语文本的上下文或是句法得到解释。四类文化意象中便存在几个例外是采用删除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