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炭作为我国能源的主体,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较脆弱地区,大型煤炭基地的建设、开发活动必然对区域的生态环境造成极为深远的影响,因此,科学合理地对煤炭资源开发活动进行生态风险评价,制定针对煤炭矿区的生态风险管理对策,对于降低煤炭开发活动对区域生态系统的破坏程度,促进煤炭矿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在系统收集、整理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和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区域生态风险评价基本理论,综合分析我国煤炭矿区的生产现状和煤炭资源开发造成的生态破坏状况,建立了煤炭矿区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多指标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煤炭矿区生态风险进行评价。以宁东煤田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形成以下研究成果: (1)分析煤炭矿区生产现状及煤炭资源开发造成的生态破坏状况,认为,除自然因素之外,煤炭开采规模、开采方式、矿区建设速度、矿区空间布局和煤炭开采技术是影响矿区生态破坏程度的重要因素。 (2)建立煤炭矿区生态风险评价基本理论框架,构建了风险发生的概率和生态风险损失度两个方面为目标层,煤炭开发事件类型、水土资源损失度、生物资源损失度和景观损失度四个要素为准则层的煤炭矿区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共14个指标。 (3)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煤炭矿区生态风险进行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技术修正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指标权重,将综合生态风险评价结果分为五个等级,并分析了如何确定生态风险评价结果的重要影响因素。最终形成了包含指标体系、指标权重、评价标准、评价模型和评价等级的煤炭矿区生态风险模糊评价方法。 (4)根据煤炭矿区生态风险评价结果,建立分类、分级和分期的生态风险管理对策,提出对生态风险评价结果影响程度不同的指标进行分类管理,建立“红、橙、蓝”三级生态风险预警应急机制,对矿区工程建设期、运营期和闭矿区采取不同的管理对策。 (5)对宁东煤田进行实证研究。宁东煤田处于中度生态风险等级,相对生态风险值为0.4557。水土资源损失度和煤炭开采事件类型是影响生态风险评价结果的关键准则层要素,煤炭开采规模、水体破坏度和土地破坏度是影响宁东煤田生态风险评价结果的关键指标。并提出包括强化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落实和严格环保准入等在内的五条宁东煤田生态风险管理对策。 目前我国的煤炭矿区生态风险评价主要是针对矿区生态系统中某一组分进行的风险评价,将矿区这一特殊生态系统作为整体来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的研究较少,还处于起步阶段。通过该项研究,初步揭示了煤炭开采等活动对煤炭矿区生态风险的影响,提出了针对性强的生态风险管理对策,这对于规范和完善煤矿开发活动,为煤炭矿区生态破坏综合防治、生态风险管理对策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为我国煤炭矿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研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