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三组分共价有机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去除地下水中左氧氟沙星的性能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mum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下水作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饮用水源,对公众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化学品使用量的增加,导致地下水中的污染问题日益加剧。尤其是地下水中众多微量的、具有潜在危害的抗生素等新污染物不断被人们发现。抗生素在地下水中的持续释放,通过食物链不断富集,即使在浓度较低的情况下,也会导致耐药基因和耐药菌的发展和传播,不仅加剧了水资源危机,还可能给人类带来致命危机。因此,对地下水中抗生素污染的治理迫在眉睫。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简称LEV)作为第三代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一种,在地下水中的检出率较高。本文以LEV作为目标污染物进行研究,为修复抗生素污染的地下水提供参考信息。由于LEV难以生物降解且较容易迁移的特性,因此本文选择可渗透反应墙(Permeable Reactive Barrier,简称PRB)技术去除地下水中LEV污染,通过PRB的阻截和固定阻止污染面的扩散。PRB技术的修复效果主要依赖于填充材料,所以本文的关键是研究理想的PRB填充材料。近年来,共价有机聚合物(Covalent Organic Polymers,简称COPs)因其良好的理化特性及易于功能化等特点越来越多的被用作吸附材料。本文拟将COPs材料填充于PRB中,结合COPs的高效和PRB技术的运行成本低等优势去除地下水中的LEV污染。然而,传统COPs虽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但作为PRB的填充材料,仍然存在孔道结构层次化不足、活性位点少、粒径小及合成时间长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重点开展COPs的开发、优化和筛选等研究,旨在设计出既能兼顾合成方法简单、吸附效率高、稳定性好,又具有成本效益高及可回收等特点的PRB填料,以满足能够长期修复LEV污染的地下水环境的要求。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COPs的制备传统COPs通常由两种单体通过一种共价键合成,本文采用具有多个连接位点的三种单体合成出具有多级孔道结构的COPs,同时提高COPs材料的粒径。首先通过共价键的连接方式合成了1#和2#材料,分别命名为JLUE-COP-25和JLUE-COP-26(JLUE-COP全称为Jilin University Environment-Covalent Organic Polymer)。通过表征证明JLUE-COPs具有多级孔的特性,符合设计预期。而且JLUE-COPs为颗粒状,相较于大多数COPs的粉末状形态,JLUE-COPs已经有了较大改进。同时,测试了JLUE-COPs对LEV的去除性能,尽管相比本文中使用的传统活性炭具有较大优势,但仍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为进一步增大填料的粒径,提高对LEV的吸附能力。本文在COPs的合成中引入了氢键,通过氢键和共价键的共同作用合成了3#、4#和5#材料,分别命名为HCOA-1、HCOA-2和HCOA-3(HCOA全称为Hydrogen-bonded Covalent Organic Aerogel)。让人惊喜的是,HCOAs不仅具有多级孔的特性,而且形状和粒径可控。通过对LEV的去除性能进行测试,HCOAs不仅吸附速度快,而且吸附容量高。其中,HCOA-2的吸附量达到161.55 mg/g,超过了大多数当前比较有代表性的吸附剂。(2)去除LEV的机理研究基于HCOAs在去除LEV中的良好表现,重点分析了HCOAs对LEV的去除机理。首先,分别研究了p H值、LEV浓度、计量比和离子强度四种因素对吸附过程的影响。然后,采用响应面法分析了单因素效应和不同影响因素的协同效应。其中,单因素效应中,HCOA的剂量占比最大,为31.24%;而协同效应中,p H值和离子强度的占比最大,为4.54%。结合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表征结果,总结吸附机理主要包括:静电作用、疏水作用、氢键作用、π-π电子供体受体作用、偶极-偶极相互作用和多孔性。(3)作为PRB候选填充材料的应用性能分析五种材料中HCOA-2的吸附量最大,因此以HCOA-2为例,测试了其在可能的应用环境中的适应性,包括耐酸碱性、耐水力冲击性、吸附持久性、抗离子干扰性、抗低温性、重复利用性及对低浓度LEV的吸附能力等,最终证明了HCOA-2具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同时,对HCOA-2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估算HCOA-2的成本仅是具有同级别吸附容量的纳米复合材料(MMPC/Cyc-Chit)的1/44,尽管价格要略高于传统活性炭,但综合考虑其吸附容量及可重复利用率,性价比依然很高。此外,通过模拟PRB柱实验对HCOA-2吸附LEV的动态性能进行测试。将在不同流速和不同填料厚度条件下的穿透曲线数据利用常见的Adams-Bohart模型、Thomas模型、Yoon-Nelson模型和BDST模型进行拟合,通过拟合参数的变化规律分析HCOA-2的动态吸附性能。同时,利用穿透曲线数据模拟计算了PRB介质的填充厚度以及使用寿命。因HCOA-2粒径可控,所以渗透系数可调,在污染场地的应用范围也较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将COPs应用于地下水中新污染物的原位修复研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不同物种器官的再生潜能差异巨大。绝大多数哺乳动物的器官在发育成熟后便失去了完全再生的能力,仅保留局部细胞或组织的修复能力,导致外伤,疾病或衰老后引发多种不可逆的退行性病变,承受极大痛苦。尽管物种间器官再生的潜能差异巨大,能再生的器官种类也不近相同,不同的再生过程却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不同器官再生过程的比较是近年来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然而,现有器官再生模式生物多为蝾螈、斑马鱼等进化水平较低
学位
科学技术馆的智慧化转型有助于扩展科普途径和方式。本研究阐述了河南省建设智慧型科学技术馆的战略目标、实现途径以及运行模式,指出互联网理念及技术应用在创新服务、搭建平台、智慧管理等方面的重要举措,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十四五”开局之年,国务院发布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将“强化标准工作”列为条件保障之一,全国各地也将科技馆建设列入“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面对新发展阶段提出的新要求,科技馆行业面临内部管理、对外服务以及持续发展等问题。本文从标准化为行业有序发展提供保障的角度,对科技馆开展标准化工作的现状进行了梳理,分析面临的机遇和已有探索,提出了推进科技馆标准化工作的若干意
期刊
背景与目的:背景:葡萄糖和脂肪酸是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葡萄糖、脂肪酸的代谢经常相互交织和调节。葡萄糖可以通过从头脂质生物合成途径转化为脂肪酸和胆固醇。过多的脂质分泌在脂蛋白中或储存在脂滴中。葡萄糖和脂质的代谢物在细胞间和细胞内动态运输,然后在特定隔室中转化为其他分子。糖脂代谢紊乱导致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脂肪肝等严重疾病。肝脏在进食和禁食期间在调节全身葡萄糖和脂质代谢方面具有核心作用。通过协调控制进
学位
大气污染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一大问题,对空气中有毒有害及易燃易爆气体的准确、实时和快速检测十分必要且意义重大。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式气体传感器因具有制作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以及易于实现在线实时检测的优势在近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在环境监测、生产安全、农业生产以及医疗诊断等领域都对气体传感器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探索开发新型敏感材料成为构建高性能气体传感器的关键。本论文
学位
开展面向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研究,教学课堂实践,为工科类本科生提供兼有正确人生价值观、职业道德修养、“工匠精神”和爱国情怀的优质思政教学课程,实现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政教育引导的有效融合、同频共振,提高教学质量。不断强化专业课教师对专业课育人职责的认识和水平,进一步促进专业教师将学生的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有机结合,将德育培养任务始终贯穿于专业课程教学的全过程,提升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同
期刊
核能的开发与安全应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结构材料的安全服役及核燃料的安全应用。铁基金属作为主要的核用结构材料,其辐照后力学性能退化被证实和位错与辐照缺陷相互作用紧密相关,理解原子尺度下缺陷作用机理对开发抗辐照材料意义重大。在铁素体/马氏体钢中,主导其低温塑性变形机制的位错是螺位错,因此,在辐照条件下,研究螺位错与辐照缺陷位错环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对筛选和研发新型抗辐照材料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学位
糖尿病是一组以血糖异常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随着全球老龄化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攀升,初始发病年龄也趋向于年轻化。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IDF)的统计结果显示,2017年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为4.25亿人,到2045年人数将持续上升至7亿人。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病率也随着糖尿病发病率增加而增涨,其中
学位
研究背景:经皮穿刺射频热凝术(Percutaneous Radiofrequency Thermocoagulation,RFT)是治疗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的方法之一。绝大多数医生应用徒手穿刺完成RFT。RFT是一个较高难度的手术,在穿刺卵圆孔(foramen ovale,FO)过程可能会出现一些风险和多种意外,如:针尖刺破卵圆孔静脉丛造成出血、误穿破裂孔内
学位
目的:听力损失作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感觉障碍疾病,一直是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值得关注的是约60%以上的听力损失是由遗传因素导致,多数为单基因遗传。X-连锁遗传性耳聋较常染色体遗传性耳聋相对罕见,在遗传性耳聋中的发病比例约占1%左右。本研究旨在鉴定一个X-连锁显性遗传非综合征型耳聋家系的致病突变,同时在斑马鱼中检测smpx基因的表达谱,构建smpx基因敲除和敲低模型,探讨可疑致病基因SMPX的致聋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