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食用油籽的生产、消费和贸易大国,主要食用油籽的产量、消费量和贸易量均居世界前列。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国内需求的旺盛,食用油籽的进口量大幅度增长,在放开对进口油料的贸易管制之后,大豆、油菜籽的进口量增长迅速。特别是大豆,在较低的关税壁垒下,目前进口量占世界总进口的40%以上,是国内产量的3-4倍,成为中国最大的农产品贸易逆差项。中国是世界上大豆、油菜籽的主产国,大豆、油菜籽的大量进口不可避免地对油料作物的生产和国内消费生产形成冲击;另一方面,在国内需求持续增加的情况下,中国具有传统优势的出口油籽,如花生、葵花籽的出口量呈徘徊下降的趋势。研究中国食用油籽进出口的影响因素,特别是影响贸易量的宏观经济因素,对于准确把握贸易量的发展趋势,降低贸易成本,促进农民增收,改善社会福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对中国及世界主要油籽的生产、消费和贸易作描述性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选择中国贸易量最大的四种主要食用油籽作为研究对象,并基于产品层面,运用贸易引力模型对中国以进口为主的大豆、油菜籽和以出口为主的花生、葵花籽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以1994-2009年间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之间的贸易数据为依据,分别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大豆的进口和花生的出口,采用截面数据模型对油菜籽的进口和葵花籽的出口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的结果表明,大豆和油菜籽的进口量主要受中国国内供求因素的影响,虽然进口量很大,但目前市场需求仍未达到饱和,进口量还有上升的空间;花生的出口量主要受国内市场供需因素的制约,表现为当大豆、油菜籽进口量上升时,花生出口下降,花生的出口潜力不大,出口量呈下降趋势;葵花籽受国内市场供需的影响不大,其出口量主要受进口国潜在进口需求因素的影响,中国对主要市场的葵花籽出口量呈上升趋势。本文所作的引力模型实证研究,并未采用农产品贸易的总量数据,而是基于产品层面,以具体油籽品种的贸易量为实证对象,并以重量为计量单位,真实地反映了宏观供需因素对实际贸易量的影响;本文在不同的数据结构下对不同品种油籽的进口量或出口量进行计量分析,分别使用了面板数据和横截面数据,并结合模型检验结果对影响大豆、油菜籽、花生、葵花籽贸易量的因素进行了比较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