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乃囊寺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堆龙德庆县古荣乡那嘎村的一座山坡上,距离噶玛巴的祖寺楚布寺约10公里。该寺始建于公元1327年,是由第三世噶玛巴让迥多杰的弟子—世红帽系活佛多旦扎巴僧格建立,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纵观历史,乃囊寺不仅历经各种兴衰巨变,而且有着悠久的历史并承载了许多藏族文化。该寺先后由红帽转世活佛世系和巴沃转世活佛系统所主持,这两大活佛转世系统均为西藏呼图克图大活佛,不仅在噶玛噶举派中具有崇高的地位,而且在整个噶举派乃至整个西藏佛教史上有着一定的影响,曾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乃囊寺自初建,两大活佛系统功绩很大,在政治和宗教的舞台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红帽系活佛系统共传十辈,历时四百年,第一世札巴僧格于公元1321年建立乃囊寺开始,该寺便成为红帽活佛世系的主寺。此后,第四世却扎益西与当时的西藏地方势力仁蚌巴结成供施关系,在仁蚌巴敦悦多杰的大力支持下,于公元1490年在拉萨西北处建羊八井寺,从而替代乃囊寺的主寺地位,也就是说红帽活佛世系将宗教政治活动中心从原来的乃囊寺转移到了羊八井寺。之后,第五世红帽活佛贡确演拉和第六世却吉旺秋时期,噶玛噶举派的势力迅猛发展,与当时新兴的格鲁派展开了一系列斗争,最终以噶玛噶举及其该派所依托的地方势力第悉藏巴的失败而告终。格鲁派的迅速发展对整个噶玛噶举派在藏族地区的影响或势力受到冲击,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致使噶玛噶举派陷入危机关头,当时噶举派及其所属的很多寺院都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之后的第七、第八、第九世红帽系活佛都在各自的驻锡地或静修处,默默无闻地度过了短暂的宗教生涯。而噶玛噶举红帽系第十世活佛曲珠嘉措,因与廓尔喀侵藏事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最终于1791年清军进藏击溃廓尔喀侵略军时自杀,被乾隆皇帝下令禁止转世,并勒令羊八井寺等红帽系寺院及其僧侣改宗格鲁派,红帽系活佛转世系统从此断绝。乃囊寺另一活佛系统巴沃活佛系统,被认为是文殊菩萨的转世化现,在“巴沃"名号转世之前,曾以七次不同名号的示现,前三世在印度显现,后四世在藏区显现。而正式以“巴沃”之名转世,历时六百多年。第一世巴沃活佛巴沃曲旺伦珠在第七世噶玛巴时成为了法王的心子,噶玛巴请巴沃活佛就任瑟喀故透的住持。第二世巴沃祖拉称哇是第八世噶玛巴的弟子,自此以后,历代的巴沃仁波切都为博学且实修的成就者。第二世巴沃活佛祖拉称哇同时也是著名的藏文历史著作《贤者喜宴》的作者,该书取材丰富,保存了珍贵的古代藏文史料,作者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有独到的见解,是一部被学术界公认的重要藏文史料。第二世巴沃仁波切起,这一转世系统改以洛札一地的拉隆寺为主寺,展开了噶玛噶举传承中的杂色宝冠系统,成为噶玛噶举传承中重要的上师,第二世巴沃仁波切开始之后的每一位转的巴沃仁波切,都十分博学多闻,且成为甚深禅定的实修成就者。直至公元1666年,五世达赖喇嘛将乃囊寺正式赐予五世巴沃活佛祖拉赤列嘉措,从此便由巴沃转世活佛系统主持,至今已经转世到十一世。总之,透过乃囊寺的历史可以了解到该寺的活佛世系在藏族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影响,并可以进一步了解明清时期西藏各教派之间乃至整个藏族社会的社会关系和矛盾。此外,目前为止,关于乃囊寺的研究成果在学术界非常少,就寺院自身而言至今也没有一部寺志类的文献记载,而且相关的历史文献资料也相对较少,且较为零散。在藏学研究领域,对藏族寺院的历史和文化方面的研究也大多集中在规模较大的寺院上,但对地处偏僻且规模较小的寺院缺少关注和研究,忽视了这一类寺院在藏族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因此,笔者将研究方向定位在乃囊寺这样一座历史悠久但规模较小的寺院,旨在对其历史和现状作一清晰的认识和定位。寺院是藏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藏族先民留下的宝贵遗产,我们有义务和责任将其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由于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多人对乃囊寺比较陌生,殊不知该寺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因此,笔者通过撰写这篇论文,意在向更多的人介绍乃囊寺的历史和文化。本文在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总结和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查,运用宗教学、社会学、民族学等理论和方法,立足客观现实,着重探讨和评价了乃囊寺的历史和现状,并对乃囊寺进行客观详实的研究,本文共分为五章,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作为绪论,主要阐述了论文选题的目的、意义,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和研究方法等。第二章简要介绍了乃囊寺所在区域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以及寺院周边的名胜古迹等,进而对乃囊寺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文化环境有一个较为整体且清晰的了解和认识。第三章,在参考和运用大量的藏汉历史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较为深入的实地考察,主要探讨了乃囊寺的历史及其发展进程。本章共分为四节,第一节通过结合各类文献记载和民间传说探讨了乃囊寺建寺的缘起,以及对该寺的建寺时间作了进一步考证;第二节主要讲述了乃囊寺所属教派噶玛噶举派的历史和特点,以及该派噶仓师徒的传承方式等;第三节主要以乃囊寺历辈活佛为历史脉络,深入阐述和分析了乃囊寺的发展和变迁;对乃囊寺的历史进程作了进一步梳理;第四节主要探讨了寺院的两大活佛系统即红帽系转世活佛系统和巴沃转世活佛系统的最初由来以及历辈转世活佛的历史功绩,并从侧面梳理了噶玛噶举派的历史进程。第四章中,通过查阅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和深入的实地调查资料,将历史文献和实地访谈记录有机结合起来,客观论述和评价了乃囊寺的现状。本章共分为七节;第一节主要阐述了1987年以后乃囊寺的重建和修复情况;第二节通过阐述和对比乃囊寺今昔文物的保存状况,进一步分析了乃囊寺所发生的变化;第三节阐述和分析了乃囊寺今昔组织制度和管理方式的变化;第四节通过介绍乃囊寺闻法、禅修方面的学习情况和特点、晋升考试制度等,进而突出该寺的寺院教育特点和变化;第五节简单交代了乃囊寺每年固定的宗教仪式和宗教节日的概况;第六节简要阐述了乃囊寺护法神的历史及特点;第七节论述了乃囊寺的经济收支情况以及目前寺院所遇到的困境等。第五章中,主要从宗教学、社会学的理论视角出发,结合当前现实情况,客观分析了乃囊寺在寺院所属社区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和拥有的崇高地位。最后为结论部分,对本文各个章节的内容作了高度的总结和概括。以上是本人三年以来的学习研究成果,由于条件有限,仍有很多不足之处,还望各位学界专家学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