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粤汉铁路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ws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粤汉铁路从1896年议修到1911年辛亥革命,经历了曲折的过程,成为了清末社会政治经济的重大问题之一。《申报》对此进行了全过程的、较为详尽的报道与评论,成为粤汉铁路研究的宝贵资料。甲午战后,清政府及广大民众把兴修铁路作为抵制列强、振兴民族国家、寻求富强的途径,将粤汉铁路的修筑放到了重要的位置。筹建粤汉铁路的首要和中心问题是筹款。为迅速建成铁路,清政府与美国合兴公司签订了“粤汉铁路借款合同”。由于没有区分清楚“洋债”与“洋股”的概念,以铁路作抵押,忽视了对铁路管理权、收益权等利权的保护,这个合同的签订导致了中国利权的丧失。数年后,为了保护铁路利权,清政府和广大民众强烈要求废除粤汉铁路借款合同。在这个过程中,国家利权与举借外债之间形成直接关系,在人们的观念里面逐渐形成了举借外债就是出卖国家利权,反对借债就是爱国,就是保卫国家利权的简单思维,从而开始走向了经济上的“文明排外”。在社会舆论的推动下,清政府利用民情将粤汉铁路“赎回”,由三省“自办”,广东采取商办,湖南采取官督商办,湖北采取官办。由于三省办路进展缓慢,特别是湖南、湖北筹款困难,清政府又重新将目光转向举借外债。1909年,张之洞与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商定借款。而此时的社会舆论,将斗争目标直接指向举借外债,并形成了大规模的拒债风暴,“文明排外”思想盛极一时。清政府不顾社会舆论,强力推出“铁路国有”的政策,使得广大民众反对举借外债的运动更加激烈。保路运动一发不可收拾,革命遂得以成功,清朝覆灭。粤汉铁路修筑的曲折历程,一方面暴露出清廷的失策,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在粤汉铁路“赎回自办”后民众表现出的“文明排外”思想趋向。这种经济上的“文明排外”是一种不理智的爱国主义的表现。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这种思想弊大于利。在近代中国资金、技术力量匮乏及管理经验缺乏的情况下,要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铁路修造一类大型事业困难重重。在中国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必须排除盲目排外,尽可能地利用发达国家的富余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才有可能较快的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信息资源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富含巨大的财富价值。政府部门是最大的信息生产者、拥有者和传播者,掌握着全社会绝大多数的信息资源,且多数是关
车辙是一种高温状态下常见的沥青路面破坏形式,沥青混合料作为沥青路面铺面材料,提高其抗车辙性能是防治沥青路面车辙破坏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沥青混合料,主
空间碎片关系到人类外空活动的长期可持续性发展,在国际空间活动中,大部分国家都已将空间碎片治理作为一项重要的国际义务,从关键技术、国际合作、商业运营等方面探索解决空
为了研究在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下不同肥料配比对百合的影响,试验设置2个因素,分别为精制有机肥A和蚯蚓粪B,其中精制有机肥设3个水平处理,蚯蚓粪设2个水平处理。最后分别
在当代社会,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气象信息化时代的飞速发展。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卫星遥感监测、FY2卫星云图、自动气象站、区域自动站等新的气象监测手段
长期以来军工科研事业单位成本管理一直是一个弱项。国家对军工科研院所的重视和支持力度日益加大,对军工科研事业单位科研项目及科研资金的投入也在不断增加。科研项目经费
本文结合京津冀的历史发展状况,采用ESDA和CSDA空间数据探索技术对京津冀经济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从历史上看,京津冀地区在一个稳定的和平时期,长期呈现三个或三个以上并列的
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具有高绝缘、无饱和等优良性能,被认为是传统电磁式电流互感器的替代产品,但迄今为止其研究领域依然充满难题,阻碍着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实用化进程,其中主要
本试验采用初始体重15g左右的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作为饲养对象,在饲料中分别添加0mg/kg、70mg/kg、210mg/kg、420mg/kg的β-葡聚糖,饲养65d,研究了β-葡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