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级英语学习者词汇深度习得研究 --以make为例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g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十年,词汇深度知识的重要性已经得到研究者和语言学家的广泛认可和重视。习得词汇深度知识很重要的一个领域就是观察词汇深度知识的不同侧面。然而大多数这方面的研究都只聚焦于其中一个或两个侧面。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多个侧面来共同研究词汇深度知识。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分析词形结构、搭配、类联接、语义韵来观察中国高级英语学习者和本族语者对词汇深度知识的使用情况。具体而言,通过将中国学习者语料库(CLEC)即St5,St6,与本族语者语料库(FLOB)中的语料进行对比,从词形结构、搭配、类联接和语义韵四个方面揭示高频动词MAKE的使用特点。
  相关数据处理通过两个步骤进行:1)数据的收集和分类;2)数据的对比、分析和解释。研究结果显示中国高级英语学习者和本族语者在习得词汇深度知识方面既有差异,也有相同点。主要归纳为以下四点:
  1.中国高级英语学习者与英语为本族语者在使用MAKE的派生词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英语学习者明显地过多使用MAKE的各种派生形式,特别是原形这一形式。但是他们都较少使用make的-ing形式。
  2.相比“MAKE+名词+形容词/名词”和“MAKE+介词短语”这两种形式,中国高级英语学习者更熟悉“MAKE+名词”和“MAKE+介词短语”的使用。
  3.从搭配词使用情况来看,与本族语者相比,学习者使用的搭配词种类较少,而且集中体现在个别搭配词上,如effort,money,contribution。
  4.从语义韵来看,中国高级英语学习者与本族语者都更多使用中性语义韵。但在使用积极和消极语义韵方面,中国高级英语学习者又更倾向于使用积极语义韵。
  本研究表明,中国英语学习者,即使达到高级水平,也无法获得和本族语者一样的词汇知识。导致这种差异的语言因素有母语迁移、中介语和二语词义理解不全面;非语言因素包括教学环境、文化和宗教信仰因素。为了获得像本族语者一样的词汇知识,我们应该在英语学习中,加强词汇深度各个侧面的学习。首先,在一个既定的语境中,我们有必要掌握使用一个词恰当形式的能力。第二,学习英语过程中,除了语法搭配之外,词汇搭配也应受到重视。最后,学生应该注意语义韵现象,因为语义韵不仅易于隐藏作者的意图,而且有助于区分近义词。
其他文献
会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双性同体并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本质上指的是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共同存在于同一个人身体中。那么在翻译她者作品时,男性译者能否忠实地再现原作的女性意识,这正是本论文研究的核心问题。  本论文以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为背景,认为男性与女性、原作与译作、作者与译者是平等的关系。然而,女性主义译者过度强调译者的主体性,采用增补、加补前言和脚注,甚至“劫持”的翻译策略以随意改写原文,从而凸显女性地位。这种做法明显偏离
学位
期刊
学位
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译界一直追求“忠实”的翻译,因此很多译者对于同一著作进行了复译,很多经典名著甚至有百余种翻译版本。对此,研究者们持不同看法:部分学者认为是资源的浪费,部分学者认为很有必要。根据笔者所查阅的相关文献,鲜有研究者从解构主义这一视角对复译进行研究。  解构主义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理论认为不同的译者按照不同的翻译标准理解原文本,译者不是被动的意义接受者,而是意义创造的主动主体。译者会不自觉
学位
前景化是文学作品中某种语言对常规的偏离而达到的特殊效果,既表达主题意义又体现美学价值,能充分展示文学语言的特殊性。译者对这一特殊文体现象的识别和理解是翻译该文体效果的重要环节。传统的文学翻译研究多停留在翻译活动的结果,而未探索译者作为翻译主体对文学语言的心理认知过程。鉴于此,本研究主要采用心理学实验方法一有声思维法,实证探索和描述受试译者在汉译英语小说前景化语言过程中的动态心理特征。  实验以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