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瑟·米勒被公认为是20世纪美国最杰出的剧作家之一。他给我们带来了光辉灿烂的剧作,其中有许多作品自问世以来便一直受到广泛关注。他也独创了一系列新的悲剧观点。他认为悲剧仍然存在于并且适用于现今社会。米勒独到的悲剧观在其杰作《推销员之死》和《萨勒姆的女巫》中得到了完美诠释。他视自己为社会戏剧作家,并坚信戏剧应该成为平衡个人与社会之间矛盾的有力媒介。米勒经常强调社会如何塑造个人以及如何支配他们的恐惧和抉择。他还极力强调美国社会的道德问题,并对社会行为的心理原因加以分析。批评家们试图通过政治学或心理学角度解读他的作品,但这些都无法穿透其社会剧作家的面纱。本文以阿瑟·米勒的两部杰作《推销员之死》和《萨勒姆的女巫》为实例,详细论述了其悲剧观的具体体现。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导言部分简要介绍阿瑟·米勒生平,社会背景及其剧作《推销员之死》和《萨勒姆的女巫》。此外,这部分还将涉及目前国内外对这两部作品的研究现状和理论基础。第一章到第三章主要阐述米勒悲剧观三个方面的主要体现。第一章着重探讨米勒两部剧作中所反映的小人物悲剧。米勒之前的悲剧继承了亚里士多德关于悲剧的观点,认为悲剧主人公应出身高贵,因为自身的悲剧缺陷而遭遇不幸。其后,虽然莎士比亚将普通人融入到了自己的剧作之中,但仅仅是作为配角,而不是主人公。而米勒的悲剧观则为悲剧带来了一些新鲜的元素。他认为普通人同君王一样适合作为悲剧的主角。据此,本文将详细研究《推销员之死》和《萨勒姆的女巫》中普通人的悲剧,即威利·洛曼和约翰·普洛克托的悲剧。第二章的重点是研究主人公的悲剧性缺陷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对主人公命运的影响。威利·洛曼拥有自欺欺人,顽固不化,不合时宜的善良等性格缺点,此外,他还有错误的价值观和对美国梦的偏执。虽然约翰·普洛克托的性格不具备太多缺陷,他有强健的体魄和温和的脾性,但是他与阿比盖尔的外遇揭示了他内心深处过于强烈的欲望,这使他无时无刻不受到良心的谴责。刚开始,他决定隐瞒真相,但最终他成功地坦白自己的罪孽,在毅然决然中走向了绞刑架。毫无疑问,两人都深受社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美国梦的倾轧和麦卡锡主义的迫害。通过这两部剧作,米勒试图揭示威利·洛曼和约翰·普洛克托的个人悲剧中所体现的社会因素的影响。第三章的目的在于分析这两部悲剧中体现的积极因素。正如米勒认为的那样,悲剧性胜利与主人公的良知密切相关。悲剧主人公在毅然迈向死亡的抉择中以及其与命运的殊死斗争中,向人们传递着勇气和力量。即便是死亡也是对勇气的肯定,它使得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米勒认为,正是这样的区别更强调了死亡中的胜利。因此,本文将研究《推销员之死》和《萨勒姆的女巫》中所体现的积极因素以更好地理解米勒的戏剧及其悲剧观。最后一部分是结论。基于对《推销员之死》和《萨勒姆的女巫》剧本的分析,本文主要探究阿瑟·米勒的悲剧观在这两部剧作中的体现。米勒将古希腊悲剧元素与自身的创新观点融合在一起,打破了传统悲剧的僵化模式,把小人物作为悲剧的主人公,成功地创造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写作风格。他将普通人的悲剧带给观众,使人在对悲剧的主人公感到怜悯的同时,也进行自我反思。小人物的悲剧反映了社会的阴暗面,他们的悲剧本质上是社会的悲剧。米勒认为主人公的“悲剧性缺陷”不等同于缺点,而是主人公自身的尊严和地位受到挑战甚至被剥夺时产生的抵抗和挣扎。在他看来,主人公的悲剧性缺陷是悲剧中必不可少的因素。米勒悲剧理论的又一独到之处在于他对于“悲剧性胜利”的认识。他认为即使是在死亡这一悲剧的终极体现形式中,也蕴含着希望和乐观,也向人们传递着积极的价值观。自身的缺陷与社会的影响交织在一起引发了悲剧。他笔下的悲剧给观众带来的不仅是对于主人公的同情和怜悯,更重要的是宣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米勒完善并发展了传统的悲剧理论,使之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特点,重新赋予了悲剧以生机和活力,为人类更深入地探索和了解自身提供了文学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