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雷州半岛是历史上有名的的苦旱地区,可谓是“滴水贵如油”。为此,湛江人民早就渴望通过兴修水利,改变半岛干旱面貌。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计划在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建设大水库蓄水,开凿运河贯通半岛南北,从根本上治理雷州半岛的旱患。然而,在大跃进、人民公社和总路线的时代背景下,湛江地委于1958年5月15日决定提前兴建雷州青年运河工程。工程分为两大部分,即建设蓄水量10亿多立方米的鹤地水库和开凿数百公里的青年运河。在湛江地委和政府强有力的推动下,以民办为主、公助为辅的形式,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克服财源不足,物资短缺,粮食缺少等困难,通过开展劳动竞赛,大搞工具改革,用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驯服了九洲江,筑起蓄水11.44亿立方米的鹤地水库;用两年时间建起全长271公里的运河总干渠和总长5000多公里的东海河、西海河、东运河、西运河、四联干渠和干支渠4039条,基本上根治了雷州半岛的旱患,创造了世界水利工程的奇迹,谱写了一曲战天斗地气壮山河的华丽赞歌。雷州青年运河建设是在大跃进年代的政治工程,其在政治、经济、生态、技术、文化上具有多重价值和影响。政治上:运河工程的修建,有力地消减了旱灾,减少了因旱流亡和社会械斗,推动了社会的稳定;提高了湛江在全国和世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显示了人民公社的组织力量;锻炼、培养了湛江的干部;弘扬了集体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当然,遗留的水库移民安置问题不断解决。经济上:运河工程的修建,早期主要体现在农田灌溉效益和防洪效益;后期则供水效益,旅游效益,发电效益日益明显。技术上:运河工程的修建,强调“多”“快”,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边调整,但也带来设计不周全、发动频繁和设计标准低等问题;施工组织上实行劳动组织军事化和推行工具改革和操作方法改进,把苦干与巧干结合。环境上:运河工程的修建,改变并优化当地生态环境,但随着改革开放后当地工矿畜牧业发展,库区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需要粤桂跨界合作整治环境。文化上:建库开河不仅促进了当时群众文化繁荣,留下众多运河诗词和名人题字,而且成为今日运河旅游文化和廉政教育文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