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生态脆弱区的贫困发生率也正逐步提升,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视,使得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农户生计收入研究成为学者们农村发展研究的焦点。生态移民作为解决生态、经济贫困问题一项有效的系统工程,对于解决地区人口超载和保护生态脆弱区域生态环境,促进人口合理再分布,帮助人民脱贫致富,促进移民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等都有着重大意义。移民农户作为工程的直接参与者,其搬迁后自身发展能力与经济收入是否得到提高是评估移民工程实施效果的重要指标。本文对广西移民典型安置区——环江县金桥村移民进行参与式农户访谈获取一手数据,并构建计量经济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生态移民工程本就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从1995-2014年移民整个阶段而言,工程参与效应对于人均总收入呈现正效应,但若分阶段分析,移民前期呈现负效应,移民中后期呈现正效应。但从长远来看,生态移民工程实施对于移民农户收入增加具有促进作用,移民农户也初步达到脱贫初衷。因此,长时间跟踪评价生态移民工程实施效果对于今后完善移民决策具有重要意义。(2)非农收入显著增长,外出务工成为农户增收主要途径。本文所研究年份移民务工收入占非农收入的比例依次为94.53%,93.84%,92.24%,当地驻民依次为69.83%,88.92%,91.55%。但外出务工群体以青壮年为多,文化素质较低且就业压力大,此外劳动力的转移,造成土地撂荒和农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现象严重,长期以往会衍生出社会隐患。因此,农户应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生产经济价值高的农产品,政府应充分吸引社会投资以及产业发展,吸收更多农村劳动力就近择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3)移民工程实施到中后期移民与当地驻民各项收入差距逐步增大,深究其因,移民的水田主要是政府征收当地驻民水田进而分配所得,面积小且水田质量偏低,旱地则靠开荒所得。2010年以后政府推行速生按、核桃林种植,迁入区荒地资源开荒后没有完善的土地确权制度,当地驻民相较与移民开荒似乎更具优势,资源占有的不均衡直接导致了林业收入、农业收入乃至总收入的差距逐步增大。因此为保障移民工程顺利实施,必须建立健全生态移民土地征收、再分配及确权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