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孙氏腹针疗法在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孙氏腹针疗法与常规针刺方法治疗失眠的疗效和差异。方法:1、选取60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腹针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腹针组选取腹一区,腹八区,用0.35mm×40mm规格的毫针于腹一区处,针尖向肚脐方向,以15°角刺入皮下1.0寸,三针平行。于腹八区处,直刺入皮1.0寸。对照组选取神门、内关、百会、安眠、心俞、脾俞、三阴交。两组在针刺时均施用捻转的平补平泻手法,针刺得气后,留针30min,每日针刺1次,每周治疗6次(周日休息),治疗2周。3、治疗前后用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量表进行评估。4、所有数据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数据分析采用t检验,P<0.05为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腹针组和对照组治疗前,PSQI总分和7个睡眠因子得分比较,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腹针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PSQI总分和7个睡眠因子得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3、腹针组和对照组治疗后,PSQI总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7个睡眠因子比较,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和睡眠效率这四个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障碍这三个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4、腹针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结论:孙氏腹针疗法与常规针刺两种方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均有一定的疗效,且前者优于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