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粘类芽孢杆菌生物膜形成机制及定殖研究

来源 :浙江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onan_1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粘类芽孢杆菌CF05菌株是一株从天目山古柳杉分离获得的细菌,对山核桃干腐病、根腐病等多种植物病害具有显著生防效果,具有良好研究开发价值。有效定殖是微生物农药发挥生防效果的前提。生物膜是细菌为抵御外界不良环境在界相表面群聚形成的特殊结构,是细菌稳定定殖的重要前提。为深入研究多粘类芽孢杆菌的生防机制,本研究围绕生物膜形成及调控等,明确了CF05生物膜形成的形态学和生理学特征,探讨生物膜形成的调控机制。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扫描电镜等显微观察技术,明确了CF05菌株在玻璃等固相表面上生物膜的形成过程。根据细菌形态变化及聚合物分泌特征,分为以下5个阶段。菌体游离期(Ⅰ期):细菌细胞长杆状,两端圆滑,菌体表面光滑;初始接触期(Ⅱ期):细菌附着于接触面,粘性分泌物分泌;显微结构期(Ⅲ期):细菌大量混合聚集,形成膜结构;成熟结构期(Ⅳ):细菌呈现立体分层的不规整排列,细菌之间有较大空隙;老化脱落期(Ⅴ):部分细胞脱落,进行生物膜重建。2.通过固相吸附测定了不同糖分对细菌生物膜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蔗糖对细菌生物膜形成能力影响最大,经过蔗糖处理后生物膜产胞外多糖含量及生物膜量均有显著提升。3.利用糖分离、代谢全谱分析等技术,测定了1%蔗糖处理下CF05生物膜中糖组分的变化,发现生物膜中8-D-Olivosyl-landomycin、Landomycin I、Netilmicin、N2’-Acetylgentamicin C1a糖苷类化合物变化最大,推测是蔗糖处理后多粘类芽孢杆菌CF05产生的大量代谢产物使细菌生物膜微环境改变,从而影响生物膜内细菌活性。4.利用荧光标记技术,构建了在多粘类芽孢杆菌中GFP表达载体pPPGFP,实现了多粘类芽孢杆菌的GFP标记。利用GFP标记的载体,观测到多粘类芽孢杆菌在山核桃皮层的定殖,为下一步深入研究多粘类芽孢杆菌定殖动态提供了材料。综上,本研究围绕多粘类芽孢杆菌生物膜形成及定殖研究,明确了CF05菌株生物膜形成的形态学变化,发现了蔗糖对生物膜形成的显著影响,测定了生物膜组分中的糖分组成,实现了荧光标记及在山核桃皮层的定殖观测。研究结果为多粘类芽孢杆菌CF05菌株生防机制研究及微生物农药开发提供了重要参考。
其他文献
女性,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是法律侧重保护的对象,但处在社会变革环境中,各个阶段的女性群体在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下,对各种社会规范有意无意的逾越也日渐增多,从而导致女性犯罪呈
本文认为,对老年人疾病开展社区护理干预,能降低疾病发生率,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减轻经济负担,有利于地区社会和谐稳定。老年人疾病的社区护理干预要从体系建立、机制设计、
数字全息衍射层析成像技术是近年来光学成像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它是一种新型的三维成像技术,结合了数字全息与衍射层析两种技术的优势,既具有数字全息技术全视场、非接触、
“AI合成主播”的出现让电视节目主持人感受到了科技带来的冲击。电视节目主持人角色的定位逐渐模糊化,其专业性也因为媒体大变革的影响而慢慢消解。通过深度和高度两个维度
聚羟基烷酸酯(PHAs)是一类非水溶性脂肪聚酯,具有优异生物降解性和相容性,其材料学性能近似于传统的石油基产品,因此应用领域广阔,发展速度很快。目前主要以生物合成为主,其
数字全息技术是基于传统光学全息、计算机技术和光电探测器制作工艺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三维成像方法,它是用CCD等光电探测器来记录全息图,并将其输入、存储于计算机中,通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髓鞘是由少突胶质细胞的突起缠绕神经元轴突所形成的管状节段性结构,其主要成分是70%脂类和30%蛋白质构成的鞘磷脂结构,而有髓神经纤维是大脑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认知神经科学把“执行功能”和“执行功能障碍”发病机制联系在了一起,由于反应抑制在执行功能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研究发现强迫症(OCD)执行功能与反应抑制障碍之间,可能
聚羟基烷酸酯(PHA)是一类在众多微生物细胞内可合成的聚酯,由于其可完全生物降解,是一类可替代传统塑料的新型生物材料。该类聚酯在不同的微生物细胞内的生物合成途径已经被广
目的分析加味六味地黄汤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7年1月-2018年4月糖尿病门诊收治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符合纳入标准的对象随机分组,直至对照组、观察组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