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宗海(公元1845~1896年),字容川,四川彭县人,晚清著名医学家。其所处的正是西医刚刚被介绍到中国的时代,彼时西学东渐,他认识到西医、中医各有所长,力主中西汇通。唐氏之说,首倡一帜,学者应之,如朱沛文、张锡纯、恽铁樵诸贤,时称“中西汇通学派”。
其父罹患血证,唐宗海照各书施治,延请名宿,而收效甚微。数年后,其父因血证病逝。唐宗海痛憾悟道不早,自此遍览方书,精研岐黄,主攻血证,最终构建了理法方药较为系统的血证理论和治疗体系。其学术成就表现在对血证研究方面,代表作《血证论》具有较高学术价值。
本文就是以《血证论》一书为研究对象,以唐宗海的生平简介、《血证论》的成书背景和血证的学术渊源作为起始,较为系统地对唐宗海血证证治思想进行阐发,深入发掘其治疗血证的独到经验和特色,以使其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发挥更重要的指导作用。
唐宗海并非世医,又不曾追随名师,但他以毕生精力深究医典,摒弃门户之见,遵古而不泥古;他充分利用时代所赋予的机遇,立足中西汇通,发扬祖国医学,反映了其踏实、务实、严谨的治学精神,总结了大量切实可行、源于经典、高于经典的医学经验,建立了治疗血证的完整体系。
《血证论》一书是他苦读《内》、《难》,深究仲景之书,广纳各家学说,结合临床实践的结晶。通过对《血证论》的研究,发现唐宗海血证证治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唐氏在继承祖国医学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研究,提出了长期以来被人们所忽视的水气之间、水血之间存在生存和制约关系,创立了“水即化气,气与水本一家”,“火即化血,血与火为一家”的学术观点。提出治气即是治水,治水亦即治气,治火即是治血。
二、血证的发生,不论寒热虚实,总由五脏功能失调所致。脏腑受病,每易及血。脏腑之性情部位不同,主病也各不相同,“有一脏为病,而不兼别脏之病者,单治一脏而愈;有一脏为病,而兼别脏之病者,兼别脏而愈”。所以治疗血证应结合脏腑辨证,灵活变通。
三、对脾阴的含义、生理功能、病理表现及治疗做了详细的论述,完善了脾阴学说。脾阴“所谓津液是也。”脾阴具有运化水谷、统血、滋养脏腑、濡润四肢百骸的作用。脾阴虚的临床表现复杂,大致可归为运化失司、濡养无权、阴虚内热等三个方面。脾阴虚的治疗强调“调治脾胃,须分阴阳”,“补脾阴以开胃进食为先”。
四、关于瘀血的辨治,唐氏重视按血瘀的部位选方用药。所倡“去瘀可以生新、生新可以去瘀”的论点,促进了血瘀学说的发展。
五、创立治疗血证的四要法,即:止血、消瘀、宁血、补虚。唐氏治血四法,是治疗血证整个过程的四个阶段,围绕着止血扶正这一总则,彼此联系,相互为用。临证时,千万不可生搬硬套,要掌握时机,根据各种血证的不同情况而灵活运用。
六、提出治血须治气。唐氏说:“其气冲和,则气为血之帅,血随之而运行。气结则血凝,气虚则血脱,气迫则血走,气不止而血欲止不可得矣”。
七、治血证重脾胃。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阴阳水火升降之枢要。因此,提出“可知治血者,必以脾为主,乃为有要。至于治气,亦宜以脾为主”。
八、治疗血证慎下禁汗吐、主和而议补。重视和法,唐氏认为和法为“血证之第一良法”。唐容川云:“至于和法,则为血证之第一良法,表则和其肺气,里则和其肝气,而尤照顾脾肾之气。”
九、善用小柴胡汤。唐氏认为:“此方乃达表和里,升清降浊之活剂”,为“通利三焦、治肺调肝、和营卫之良方”,“治热入血室之方”。唐氏在临床上应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各种血证及其兼证、变证。
十、妙用大黄。唐氏认为在治疗血证时大黄一可以推陈致新,二可去瘀生新,三还有止血作用。唐氏用大黄之妙,在治疗杂病方面也有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