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某些语境下,为了达到幽默、讽刺、标新立异等修辞效果,作者/说话者通过模仿现有词语,更换现有词语的某个词素而临时创造出新词语的修辞格称为仿拟。仿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种分类。从涉及语义单位大小的层面来看,仿拟可分为仿词、仿句,和仿篇三种。仿词是词汇层面的仿拟,是本文的研究对象。
《红楼梦》中人物对话用词考究,语义深远,历来是红学研究的重点。而在《红楼梦》全书用到的众多修辞手法中,仿拟这一手法格外引入注目。与此相类似,在《红楼梦》翻译研究中,仿拟也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之一。有学者从中文文本的角度进行过阐述和鉴赏,亦有学者探讨过其在英译中的得失。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图形-背景理论出发,首先提出一个仿词解读的新模式,即图形背景模式;进而讨论图形-背景模式指导下的翻译策略的选择,以及如何在图形-背景理论关照下实现对等翻译;然后用图形-背景理论指导下的仿词对等翻译标准,来评估霍克斯译本与杨宪益、戴乃迭译本在仿词翻译上的优劣。具体方法为,最大限度地找出《红楼梦》中文文本前八十回中所有使用仿词手法的语段,然后找到霍译本和杨戴译本中相应的仿词翻译语段,将三者进行比照。以是否完整保留中文原文中仿词的四层关系为标准,来比较两个译本是否实现了仿词翻译中的对等要求,进而评估霍译和杨戴译在仿词翻译上的得失。最后,本文得出结论,论证从图形-背景理论的角度考虑,哪一个泽本的处理更有策略,更忠实于原著中仿拟词的韵味。
图形-背景理论的核心是“突显”。该理论认为人们在观察场景的时候总是倾向于将其分为图形、背景两部分,相对较突显的部分为图形,成为认知焦点,另一部分较为模糊,淡化为背景。
20世纪初,图形-背景理论由丹麦心理学家Robin引入心理学,之后被格式塔心理学家采用,来研究空间组织方式。20世纪70年代术认知语言学家Talmy将其引入语言学研究领域。之后认知语法学家Langacker进一步对图形背景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并采用一组新的术语“射体-界标”来代替图形和背景,并在其著作中大量使用这一理论来分析语言现象,使图形背景理论在认知语言学领域得到推广。
仿拟现象中的仿词和被仿词的关系,与“图形”和“背景”两者的关系颇为相似,二者之间的相似性体现在三个方面:特征、工作机制、解读方式。
其一,二者的特征或多或少有一些交集。具体来说,图形自身具有认知上的不确定性,需要背景和被仿词去定义和规范,而仿词也是如此。
其二,二者的工作原理相同。图形-背景机制通过“突显”和“前景化”发生作用,而被仿词和仿词的工作机制也是如此。
其三,二者都具有认知性,都是在认知过程中动态生成的。
每个具体的仿词中包含四层图形-背景关系。在理想的仿词翻译模型中,这次层关系均得到同等的还原和彰显,从而实现仿词翻译作为一个整体的翻译单位,与原文的对等。然而,实际操作中更常见的情形,特别是具体到《红楼梦》翻译实践中,由于语言种属差异和文化的差异,加之《红楼梦》最为中国古典文化的高度结晶,语言具有很强的隐喻性和文化承载量,仿词翻译过程中难免有所缺失。其结果是出现了三种对等程度不同的仿词翻译模式:完全对等、部分对等,完全不对等或意译。本文对这三类对等进行了逐一探讨。需要指出的是,意译一般情况下被视为一种实现对等的策略,但由于本文探讨的是仿词的翻译,而音、形、意的全面对等是衡量仿词创造和翻译是否成功的基本指标,所以意译划入完全不对等这一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