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地区不同类型云的微物理特性及其辐射效应研究

来源 :国防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9562805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是影响地气系统辐射能量收支的最大不确定性因素之一,也是天气和气候模拟不确定性的主要原因之一。具有不同宏微观物理特性的云类表现出完全不同的辐射效应,研究云对气候的影响需要更好地了解各种云类型及其辐射效应,而不同类型云的辐射效应差异主要取决于云微物理特性及其垂直结构。因此,本文基于主动卫星Cloud Sat/CALIPSO相关产品资料,利用RRTM单柱模式和WRF数值预报模式,系统地开展了云微物理特性对云辐射效应影响的相关研究工作。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当前对不同类型云微物理特性及辐射效应的认识,加深对云-辐射反馈机制的理解,并为改进模式中云微物理参数化方案提供观测依据。研究内容及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论文基于2007~2010四年的Cloud Sat/CALIPSO逐轨云分类产品(2B-CLDCLASS-LIDAR)和微物理信息产品(2B-CWC-RVOD),提取了云水含量(CWC)、云滴有效半径(LER)、冰粒子有效半径(IER)等微物理量,统计了东亚区域不同类型云的主要微物理特征的谱分布和垂直分布,发现同类型云的微物理量垂直分布特征在海洋和陆地上空无差异,但是在量值上都是海洋上空略大于陆地。不同类型云的CWC在垂直方向的分布特征基本一致,随高度先增大然后减小;但CWC的概率分布谱因云类型的不同而差异显著,其中积云(Cu)的CWC的概率分布谱最宽(0~1000 mg·m-3)。IER因云类型的不同在垂直方向的分布差异较大;雨层云(Ns)、深对流云(DC)和Cu的IER的概率分布谱最宽(0~150μm),卷云(Ci)的IER的概率分布谱最窄(35~100μm)。不同类型云的LER在垂直方向的分布特征基本一致;所有类型云的LER处于0~25μm,其中As、Cu、Ns和DC的LER的概率分布谱呈单峰对称分布。利用快速辐射传输模式RRTM单柱模式,通过控制变量方法,研究了不同的云微物理量变化对云辐射效应的影响,并定量评估了不同类型云的单柱辐射效应。研究表明:云微物理量的变化主要对太阳短波辐射产生影响,而对红外长波辐射影响主要取决于云顶高度(温度)。有效半径、云水含量中冰相分量的增大造成云的短波辐射强迫的绝对值减小,而云液态水(冰)含量的增大使得云的短波辐射强迫的绝对值增大。云的微物理特性的变化对大气层顶太阳短波辐射强迫的影响大于对地表的辐射强迫的影响。不同类型的云在大气层顶处的太阳短波辐射强迫与其云水路径具有一致的对应性,云水路径越大,所造成短波辐射强迫的绝对值越大;而在大气层顶处的红外长波辐射强迫与其云顶高度具有一致的对应性,云顶高度越高,长波辐射强迫的值越大。论文选择了2012年8月发生在我国东北的一次强降水个例,基于WRF模式,对比了两种不同的云微物理参数有效半径的计算方法,进一步分析了云中水凝物有效半径的不同对降水模拟的影响。模式中将云微物理方案与辐射参数化方案耦合需要准确地计算水凝物的有效半径,不同的有效半径会影响辐射通量,尤其是短波辐射通量。变化的辐射通量会影响加热率,导致区域降水发生变化。模拟结果表明:24小时累积降雨的总体地理分布不受影响,但其降雨量会发生变化。相比于简单地考虑温度和下垫面类型计算粒子有效半径的方法,通过考虑水凝物特征所得有效半径模拟的降水量与观测结果更吻合,表明辐射传输过程对短期降水具有一定的作用,应用更合理的有效半径计算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模式对地面降水的模拟能力。
其他文献
中高层大气是指距地球表面10千米高度以上的大气,上限可达300千米,包括平流层、中间层以及部分热层。研究中高层大气对人们进一步了解大气环流过程乃至气候变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重力波是中高层大气中最为关键的动力学过程之一。重力波的振幅随着高度增加呈指数增长直至破碎,将其携带的动量能量转移至背景大气中,对大气结构和耦合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主要利用TIMED/SABER卫星2004年至2013年共
近年来,全向天线在电子侦察、无源测向、广播、移动通信、基站通信、敌我识别、制导武器、现代医疗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随着无线电通信系统的飞速发展,如何实现天线的宽带小型化和全向高增益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以套筒振子天线为基础,探讨天线宽带小型化以及全向高增益的实现方法,并分别进行了理论分析、天线设计、实物加工和性能测试等工作。本文的主要工作可以概括如下:1.论述了全向天线以及测向天线阵的研究背
海洋盐度对海洋环境模拟具有重要的影响,SMOS是国际上首颗提供全球大洋大范围盐度观测的卫星,开阔洋面上的盐度遥感观测已经在资料同化中得到成功应用,由于SMOS盐度观测在近岸(包括南中国海)和高纬度地区误差较大,还不能在海洋资料同化中有效应用。本文提出了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的盐度修正算法,并利用该算法对SMOS盐度观测资料进行修正,通过修正,南海区域SMOS海表盐度和Argo最上层观测的偏差和RMS
我国拥有3.4万公里的海岸线长度和广大的海域面积,因此探索海洋信息提取方法,获取有效的海洋物理信息,对我国经济和国防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基于地震海洋学的反射地震勘探原理建立一套完整的、可用于处理大规模海洋数据的方法来反演海水声速剖面。具体来说,主要研究内容由以下几部分内容组成。1、针对海洋反射地震数据建立了完整的海水声速剖面提取方法和流程,并采用仿真数据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本文
飞秒激光在大气中传输时会产生高能量的等离子体通道,被称作“光丝”现象。已有研究表明,飞秒激光光丝在诱导形成水凝物、触发放电以及长距离大气遥感等方面具有丰富的应用潜力。但这些潜在的应用方式往往需要在云雾和降雨环境下进行长距离传输。这些非均匀大气条件不仅会影响激光能量的稳定性,还会影响成丝化过程,抑制光丝的形成。本文聚焦于上述因素对飞秒激光传输特性,尤其是对激光成丝的长度、寿命和稳定性等方面的影响。研
空间翻滚目标,是指由于部组件失效或达到了任务使用寿命,在不受控的状态下受到地球多源摄动力影响产生了翻滚运动特性的一类在轨运行航天器。为了延长翻滚失效航天器的使用寿命,需要进行空间在轨服务任务,如在轨故障维修、模块更换、燃料加注和碎片清除等。为了保障对空间翻滚目标在超近距离下进行在轨服务任务过程中的安全性及可靠性,需主动控制在轨服务航天器进行位姿同步飞行、安全接近等精确操作,研究多源干扰影响下超近距
现代战争,战场环境愈加残酷,作战打击愈加精准,信息流转愈加繁杂,全时多维的信息领域对抗愈加激烈。残酷高压的战场环境给参战者带来了越来越强烈的心理冲击,高精尖的先进武器装备对操作者的心智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治工作是我军凝心聚力的重要手段,是构成我军战斗力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心理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针对官兵心理层面的研究不断拓展,相关实践活动逐步丰富,为官兵心理素质的科学塑造发挥了巨大作用,是
海气相互作用作为热带气旋发生发展中最为关键的物理过程之一,能够通过一系列热力因素和动力因素对热带气旋强度和结构产生影响,而这些影响主要是通过边界层过程来实现的。当前对于热带气旋与海洋相互作用的机制和机理认识尚不够充分,已经成为制约热带气旋预报预警工作提升和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提高海气相互作用影响台风强度和结构的认识,本研究利用大气-海洋耦合模式,选取西北太平洋台风“杜鹃”开展高分辨率数值试验,较
随着合成孔径雷达(SAR)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不同体制的具有优良性能的SAR层出不穷,其中以SAR-GMTI和波形捷变SAR的抗干扰性能较为突出。SAR-GMTI是将高分辨的SAR与地面目标指示(GMTI)相结合,可以滤除静止目标回波和静止假目标干扰,从而对我地面运动目标构成严重威胁;波形捷变SAR(WA-SAR)利用脉冲间波形参数捷变技术,使得传统转发干扰无法取得理想干扰效果。波形捷变SAR/G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