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建国之初至今,公共行政从范式的发展历程来看已有二百多年历史。特别是十九世纪末期以来,随着公共行政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得以确立,美国公共行政学不断地改变自己的分析框架,更新研究内容,采纳新的研究方法,开创新的研究领域。这些努力的结果铸就了宪政主义与管理主义两大范式的冲突与融合的发展路径,其实质是政治正义与政府效率两大价值的对立与统一。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要探讨美国公共行政中宪政主义与管理主义两大范式之间相互博弈的实质及二者内在相互冲突与融合的发展规律,在对两大范式进行系统评价的基础上指出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对于中国行政改革的借鉴意义。因此,本论文的研究主要问题有三个方面:第一,美国公共行政中宪政主义与管理主义之间是如何进行冲突与融合的?第二,如何对宪政主义与管理主义进行评价?第三,宪政主义与管理主义之间冲突与融合的发展规律对于中国行政改革有何启示? 美国公共行政中宪政主义与管理主义有其特定的内涵。所谓宪政主义是指为维护自由、民主、公平、公正等价值,以公共行政的公共性为基点,以维护公共行政的合法性为目标的一套理念形态、制度形态与方式方法的总和。宪政主义体现了政治正义的理念,强调自由、平等、法治、人权与民主等价值的重要性,并为国家的政治制度提供了价值规导;而管理主义是指把经济学与私营企业管理的理论方法引入政府管理领域,以提高政府效率的一套理念、方法与模式。管理主义体现政府效率取向,并为政府管理提供技术标准,从而确保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有效性。第一章和第二章不仅对政治正义与政府效率的概念、基本特征、价值功能等进行解释,而且还对宪政主义与管理主义内涵、发展阶段与特点作了详细的介绍,希冀为全文论述的展开提供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公共行政这门学科尚未产生之前,就存在着以杰斐逊与汉密尔顿为首的围绕政治正义与政府效率问题的争论。第三章首先阐述美国建国初期的公共行政在其整个国家的宪政体制中具有附庸性的特征,并指出这种附庸性产生的政治、经济与历史文化因素。并论述杰斐逊的民主行政理论与汉密尔顿的效能行政理论产生的背景及二者争论的问题所在。其次,介绍了作为宪政主义之滥觞的杰斐逊的民主行政理论与作为管理主义之初始的汉密尔顿的行政理论的主要内容。并指出二者争论主要体现为联邦权和州权、中央集权与分权的角逐,其实质是政治正义与政府效率的较量。 随着美国公共行政的发展,基于政治正义的宪政主义与基于政府效率的管理主义的冲突在不断上演。二者在斗争中的地位呈交替式发展的态势,直到十九世纪末,管理主义最终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第四章主要论述19世纪初到20世纪30之前美国在现代化过程中作为公共行政两大范式的宪政主义与管理主义的冲突过程,以及基于政府效率的管理主义最终取得优先地位的时代背景及原因。 二战以后,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学技术专家的队伍也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日益壮大,陆续进入政府和大型机构任职,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种技治主义倾向导致了行为主义行政学的兴起。第五章与第六章首先介绍基于技治主义的行为主义科学产生的背景及西蒙对公共行政原则学派的挑战,并对作为行为主义行政学的西蒙理性决策模型进行系统的阐释。其次阐明了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技治主义统治出现严重的危机及根源,阐释了新公共行政学对技治主义的反击,并强调政治正义对于政府效率的优先性。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科学、文化、教育、生产、管理等诸多领域经历一系列的重大的改变,美国开始步入后现代社会。与后现代社会相适应,美国公共行政发展中出现了新公共管理与新公共服务两大公共行政模式,这两大模式并没有重现之前模式之间紧张的竞争态势,而是试图在政治正义与政府效率之间寻求某种平衡,从而实现了宪政主义与管理主义的有效融合。第七章和第八章从哲学的视野介绍了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内涵,并指出在后现性对现代性的挑战过程中,新公共管理实现了对管理主义的伸张和对宪政主义的吸纳,而新公共服务则实现了宪政主义之凸显和对管理主义的包容。 任何事物与现象都深深植根于本质之中,科学认识的任务应为透过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从而揭示事物与现象的内在规定性。同样,宪政主义与管理主义之间的冲突也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们之间有其内在的矛盾根源。第九章主要论述宪政主义与管理主义冲突基于哲学基础、价值理念、政府与公民角色定位三大方面的缘由,即在哲学基础方面,宪政主义与管理主义存在着自由主义与实证主义的不同之处;在价值理念上,宪政主义强调公平、民主与公正,而管理主义强调效率、经济与效能;在政府与公民角色定位方面,传统管理主义认为政府角色是执行者与管制者,而公民的角色是服从者。新公共管理认为政府的角色是掌舵,公民的角色是顾客。而新公共服务则认为政府的角色是服务者,而公民的角色是享有公民权的公民。 要深入理解宪政主义与管理主义的本质,不可避免要对二者的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第十章首先对两大范式的内在逻辑进行了论述,其中宪政主义发展呈现出从片面化、零散化逐渐走向成熟化、系统化;由注重人本价值排斥效率、经济价值转向既注重人本价值,又兼顾效率、经济价值的内在逻辑。而管理主义则呈现出理论模式由单一化、片面化逐渐走向多元化、系统化;由注重经济、效率价值转向既注重经济、效率价值,又兼顾人本价值的内在逻辑。其次,对宪政主义与管理主义范式从积极与消极两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评价。 虽然从政治体制来看,美国与中国有巨大的区别,但从公共行政理论与实践来看,两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也有相似之处。如美国20世纪30年代—70年代凯恩斯主义的盛行时期与中国改革开放之前的计划经济时代有颇多相似之处。此外,美国的新公共管理运动与中国围绕市场经济体制而进行的行政改革也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国家,借鉴美国公共行政发展中所出现的价值冲突与融合的历史经验,对中国当前进行的行政改革是有所裨益的。第十一章主要介绍中国行政改革的发展历程及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指出今后中国行政改革应继续实现管理主义与宪政主义价值理念的整合,并突出二者的并重发展。为此,借鉴美国公共行政两大范式冲突与融合的发展规律,未来中国的行政改革应树立效能政府、有限政府、法治政府与参与政府的理念,并力求在实现职能转变、提高政府绩效、改革审批制度、建设法治政府、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政府权限等方面有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