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治疗前后尿沉渣红细胞计数、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中医症状积分的变化,评估黄芪二至丸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对气阴两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中医机制进行探讨,分析导师的辩证思路以及用药经验,进一步完善处方用药,提高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18年12月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肾病科门诊资料较为完整的7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符合气阴两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标准,进行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7例,对照组36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情况下,予以黄芪二至丸加减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情况下,予以厄贝沙坦片治疗,两组治疗周期均为8周。于治疗前、后记录尿沉渣红细胞计数、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中医症状积分以及安全性指标,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两组治疗方案对上述指标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情况。结果1、两组病例治疗前性别、年龄、病程、中医症状积分、尿沉渣红细胞计数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病例之间具有可比性。2、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慢性肾小球肾炎总有效率分别为85.71%与65.71%,两组之间差异比较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两组治疗效果不同,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3、中医疗效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中医症状积分总有效率分别为91.43%与77.14%,两组之间差异比较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能够明显降低中医症状积分。4、经治疗后,观察组在降低尿沉渣红细胞计数、中医症状积分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在降低24小时尿蛋白定量方面,两组没有明显差异(P>0.05)。5、观察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收集到不良反应,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变化,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黄芪二至丸加减可明显降低气阴两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尿沉渣红细胞计数、24小时尿蛋白定量水平,提高临床疗效,延缓肾功能进展。2.黄芪二至丸加减可明显降低气阴两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3.黄芪二至丸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未见明显毒副作用,安全性好。4.导师以黄芪二至丸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充分体现了中医药辨证论治的独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