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大鼠急性β射线皮肤损伤创面愈合过程中相关凋亡基因Bcl-2、Bax和P53表达的动态变化,探讨急性β射线皮肤损伤创面难以愈合的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雌性SD清洁级大鼠54只,随机分为3组。照射组,n=24,直线加速器产生的β射线(45Gy)单次照射大鼠臀部皮肤40mm×30mm,建立急性深Ⅱ度β射线皮肤损伤动物模型;烫伤组,n=24,以直径为25mm的恒温电烙铁,温度80℃,时间8秒,建立大鼠深Ⅱ度热力烫伤动物模型,作为普通烫伤对照;对照组,n=6,正常大鼠。取不同时期皮肤创面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透射电镜、原位末端标记(TUNEL)检测等方法,观察不同时相点各组大鼠创面局部凋亡变化及相关凋亡基因Bcl-2、Bax和P53的变化。结果:①照射组大鼠照射后2周开始脱毛,3周局部皮肤出现红肿、水疱,4周出现创面,且逐渐增大,5周创面不再增大。烫伤组创面呈深Ⅱ度。②TUNEL染色结果显示:照射组大鼠创面出现后0、1、2、3周的积分吸光度(IA)值明显高于烫伤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免疫组化显示:照射组创面出现后0、1、2、3周Bax、P53的积分吸光度(IA)值明显高于烫伤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烫伤组Bcl-2的积分吸光度(IA)值明显高于烫伤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在β射线皮肤损伤创面愈合过程中,随着细胞凋亡的增加,Bax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强,并且与细胞凋亡发生频度具有良好的相应关系;而Bcl-2蛋白水平在细胞凋亡达高峰时呈明显下降趋势,当凋亡明显下降时,Bcl-2蛋白表达增加,并逐渐恢复其正常水平;P53蛋白在β射线皮肤损伤创面发生发展过程中均处于高表达状态。结论:①急性β射线皮肤损伤创面细胞凋亡出现较早、频度较高、消失推迟,可能是导致创面难以愈合的重要原因之一。②大鼠急性β射线皮肤损伤创面愈合过程中,相关凋亡基因Bcl-2、Bax和P53起重要调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