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弘慈广济寺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25号,地处北京老城区繁华的闹市区西四牌楼旁。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佛教协会所在地以及全国重点佛教寺院。此寺始建于金代,时名“西刘村寺”,西刘村寺毁于元末兵燹,明代原址重建之后得名“弘慈广济寺”,并一直沿用至今,已有800余年历史。弘慈广济寺曾在清康熙年间两次修寺志,之后三百余年未再修志,许多重要的历史信息得不到整合,寺院的历史发展脉络及历史建筑信息存在大量空白。寺院内现存建筑多为民国初年与民国中期所建,仍采用典型的清代官式建筑做法。其历史建筑信息方面尚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同时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从弘慈广济寺的历史沿革入手,通过大量历史文献资料的整理与分析,结合历史背景,解读寺院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情况,从金中都城外西刘村寺的初创,到元大都城内寺院在元末被毁,到明代重建并受敕赐“弘慈广济寺”,再到清代受皇室青睐鼎盛一时,民国时期毁于大火及之后的重建,一直到建国之后成为“中国佛教协会”所在地,详细梳理其历史发展脉络。文章还进一步对不同时期的寺院布局进行解读与复原,从而分析其历史布局演变过程中反映出来的不同时期的佛教建筑特色,解读寺院本身对不同时期的社会环境变化所做出的调整,探究其所表现出来的强适应性的原因;同时也对弘慈广济寺今天的寺院布局特点及建筑空间环境特点进行分析,更为完整地呈现出弘慈广济寺从古到今的历史布局演变过程。文章还通过现场调研结合测绘数据分析的方式并对寺院内现存的历史建筑进行研究与分析,进一步了解民国早期传统官式建筑的做法及其与典型清代官式建筑的联系与区别。通过历史信息与现状的结合,将弘慈广济寺的历史面貌更全面、真实地展现出来。并通过对文物保护单位进一步的现场调研与分析,发现其在保护与使用过程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针对其目前存在的保护与使用方面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为寺院今后可以得到更妥善的保护与更合理的使用提出合理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