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举是民主政治的核心活动,藉由定期公职选举,作为政府治权合法的依据。选民投票结果足以左右政府执政的存续或更替,因此,凡是能影响选民投票行为取向的要素,都成为政治学者考查论证的重点。了解并能掌握影响「选民投票行为」的要素,成为选举实务与政治学术研究极重要之课题。
台湾地区自1950年起实施地方公职人员民选,至1996年办理首次台湾地区最高领导人职位民选;「造势」的竞选型式从1985年台湾新竹地方选举由一独立后选人开始,至近十多年来已成为台湾选举的轴心活动。造势活动的操作足以影响选情,并可能影响选举结果。针对「选举造势」此一「新的政治要素」所引发的一连串广泛性实务影响与政治理论的思辩实有深入研究探讨的必要。
本研究探讨四个核心问题:一、台湾选举造势活动产生的「环境要素」为何;二、造势活动「如何影响」台湾选民投票行为;三、造势活动对台湾选民投票行为的「影响程度」;四、造势活动对「台湾民意政治发展」的影响。研究对象以台湾地区最高领导人选举期间相关竞选造势为主。研究采建立理论模式,进行变量关连分析。针对前述四项核心问题,提出主要假设,同时以文献搜集资料,及对台湾选民实际进行电话问卷调查所得统计数据,进行假设之验证。选民电访采分层随机抽样原则,自2008年8月26日进行,并于2008年9月1日电访完毕,应完成有效问卷1068份,实际完成问卷为1068份。在95%的信心水平下,抽样误差为±3%。
本研究结果有以下主要发现:一、台湾选举造势活动的产生与型式变迁,和时代背景因素具有高度关连,包括:竞选阵营的资源差异、政治、法规、媒体生态、经济发展、选民教育水平、两岸关系…等。二、造势透过现场面对面「一层传播』,及现场支持选民人际动员与媒体报导等「二层传播』对选民产生影响;造势同时具有「内聚与外扩』影响效应。三、台湾选民自认会受造势影响投票行为者占9.08%、可能会有影响者占5.81%;造势实际能对竞选阵营得票率产生影响的比率约在±2%~5%以内。四、台湾有虽20.6%选民认为造势会影响选情,但和其它六项影响选民投票因素相比,造势影响因素叉排序最后。造势活动对台湾选民的影响心理感受层面大于实质投票层面。五、造势对「已有投票人选」的选民,并不会改变其投票方向,但会促使此类约三成(31.5%)选民进行投票动员;造势对「尚未有投票人选或未决定投不投票」的选民,会促使此类约二成(21.22%)选民进行投票决定、5.36%选民进行投票动员。六、认为造势活动对其投票行为有影响的,泛绿选民比率略高于泛蓝选民。七、认为造势活动对其有投票行为有影响的中间选民有9.7%:根据本研究,台湾有约七成(69.29%)选民自认属于中间选民。八、竞选造势影响台湾选民投票行为所延伸的民意效应,对台湾民意政治的发展,同时具有潜在负面影响与正面促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