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内法规的历史与逻辑

来源 :海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lina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内法规,是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党内的行为规范;法治,是党推行和领导下的自上而下的法治;因而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关系天然便是中国法治进程中所必须解决的问题。对于党内法规的认识,不能简单的停留在法或非法的层面。党内法规源于历史,亦必须从历史中去再认识党内法规。从历史的角度上看,党内法规的内涵、外延、功能、性质、作用是不断变化的,它远远超越了“党内法规”这一简单的称谓本身,不同的历史时期,党内法规既可能是法律的补充、替代,又可能仅仅只是党内的纪律或者行为规范。公法在渊源上与党的执政权密切相关,并在权力控制的逻辑上与党内法规相契合,因而它是研究作为党的执政依据的党内法规的最佳视角:1949年至1977年期间党政不分,执政权与国家公权力混为一体,党同时行使着执政权和国家公权力,两种权力之间并没有严格区分;公法与党内法规虽一同出现,但体现党意志的党内法规事无巨细的安排着国家一切事物,在文革之前是公法的补充而在文革中则完全替代了公法;公法则从属于阶级斗争、民主专政的工具,并附庸于党内法规中,辅助党内法规完成国家治理功能。1978年至1996年党政分开,执政权与国家公权力两分,公法复苏,并逐渐构建了自己的规则体系;党内法规回归到党内治理;国有国法,党有党规,公法与党内法规在功能和任务上作了分工。1997年至2012年公法日臻完善,其主要任务是规范国家公权力的行使;期间依法治国成为国家治国基本方略,而党内法规为顺应法治的潮流,主动缩小其适用范围,以扩大公法的调整范围;同时为寻求法律支撑,党内法规的制定多以公法为依据、以实现执政权行使的规范化为目的;党内法规进行的这种自我调适,源于公法及其控权精神在党内法规的渗透,这种渗透使党内法规辅助公法共同服务于法治建设。党内法规的历史是从集权走向分权再到控权的历史,是党政不分到党政分开的历史,亦是从准法律走向纪律的历史;其背后的逻辑是权力控制的逻辑。在党内法规构建的权力控制逻辑基础之上,公法顺应历史潮流从萌芽、复苏走向壮大;国家从人治走向法治。
其他文献
<正> 1 引言大系统的最优控制是现代控制理论研究的重大课题。国民经济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它有大量的元素;有通常是非线性的输入输出关系;有大量的决策变量,外因变量和
期刊
文章借助于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应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了中国制造业盈利预测模型。并把这个模型利用到相对较差的同行业公司数据,发现在相应主要因子上面表现较差,从而验证了因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目标成本管理改革也日益成为一个突出而又迫切的问题。然而,传统成本管理由于存在诸多缺陷,难以满足现代企业管理
一个物体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除重力以外的其它力对物体不做功或其它力所做功的代数和为零.但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组成的系统,满足上述条体时,系统的机械能并不一定守恒.
在某发射车起竖液压系统中,负载起竖至过重心后,反腔平衡阀会变为小开口节流状态,实现负载平衡。但若反腔平衡阀阀芯在开口减小过程中发生卡滞,则会造成负载在过重心后发生失
制约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根本原因不是较低的利息与房屋租赁收入,而是农民的土地财产收益权缺失。要创造条件让农民获得更多的财产性收入,关键在于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赋
文章以富士康公司为例,对现代企业管理及企业文化进行了思考,指出企业管理靠企业文化比来维系,企业要做到让员工有归属感、成长感、成就感,这样才能发挥员工的最大价值,使员
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在我国一直长期并存,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中,党内法规体系的发展、建设、完善也同样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由于中国共产党在我国的执政地位,要依法治国必
党内法规建设在党的建设总体结构中具有根基式的地位,发挥着总揽性的作用,并贯穿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等各个方面。既影响着中国共产党执政水平的提高,又与国家法治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