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地区主义是对冷战后全球化加速的一种积极回应,地区范围内经济和安全相互依存的加深推动其不断发展。它是一种多层次的一体化形式,包括经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层面,其深远的目标是在培育地区内聚力和建构地区认同的基础上,建立以地区为基础的自由贸易区和政治合作及文化、安全联盟。冷战后,随着东亚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相互依存性逐渐增强,使得新地区主义在东亚地区蓬勃发展。由于东亚国家自身的特点使得东亚地区主义有着多样性的本质特征,也正是在这种特征下东亚国家合作呈现多种模式,其中以东盟与中国、日本及韩国(10+3)的合作为核心的一系列机制的发展与完善使得东亚新地区主义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中国与东盟关系的改善与发展是东亚新地区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亮点,尤其是金融危机后双方在政治安全、经贸、社会和文化等领域展开广泛而深入的合作。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介绍。主要引述了地区、地区主义、新地区主义等概念,在此基础上详细论述了新地区主义的特点及其多样性的本质特征,并尝试分析了这种多样性在东亚的表现,之后对东亚新地区主义的发展和特点作了回顾和论述,目的是为讨论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发展提供理论背景。第二部分是本文的一个重点,此部分详细论述了冷战后中国与东盟在新地区主义背景下关系的新发展。双方的地区政治关系得到全面改善、安全合作不断加强。政治互信的增强使得中国与东盟的地区经济合作不断扩展和深化。此外双方的文化合作前景也更加广阔。第三部分是中国与东盟关系的特点,主要从其合作领域的全面性、合作机制的完善性及合作进程的阶段性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第四部分主要介绍在新世纪,发展中国与东盟关系对中国、东盟及东亚地区的影响。本文认为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健康发展对于中国改善地区外交环境、促进国内经济建设、构建稳定的周边环境都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对与东盟而言,能够使其搭上中国经济发展的顺风车,促进东盟国家的经济复苏,增加东盟在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及其国际影响力都具有重要意义。另外,中国与东盟关系的正常发展对于东亚新地区主义的发展也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新地区主义研究在我国出现的时间不长,而且多是研究欧洲地区合作与一体化的,涉及东亚地区的还很少。如何看待和解释冷战后东亚新地区主义的性质与特点,尤其是东亚国家之间的地区合作与新地区主义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东亚新地区主义能否继续向前发展,成为我国及关注东亚外国学者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本文正是在这一实践需要与学术背景下开展的尝试研究,其目的和意义在于能够从新地区主义的角度观察东亚地区两个重要角色—中国与东盟之间关系的发展状况,以及其对东亚新地区主义的作用。不妥之处,还望学界同仁多多批评指正。从研究方法来看,仅仅用政治或经济学的角度已经不能解释中国与东盟关系在新地区主义影响下的新发展,因此需要与其它学科及研究方法结合起来。本文力求把政治学、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兼蓄并用,运用比较分析法、综合分析法等方法,把新地区主义与中国-东盟之间的关系予以阐明。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将新地区主义的一般理论与中国-东盟之间的关系结合起来,通过分析冷战后东亚新地区主义的兴起,论述在此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关系的新发展;同时也通过分析新地区主义对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种种益处,得出我们应求同存异,努力推进东亚地区整合进程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