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连续刚构桥收缩徐变效应与计算方法研究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happyyou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的交通基建事业迅猛发展,桥梁建设需求日益迫切。在跨越能力、行车舒适性与施工便捷性等方面,大跨连续刚构桥表现出了比其他桥型更大的优势,因而此类桥梁的数量不断增长。然而在长期运营过程中,一些桥梁出现了梁体不断开裂下挠且难于收敛的现象,严重阻碍和制约了此类桥梁的可持续发展。通常,将出现此类问题的原因主要归结于混凝土的收缩徐变、预应力损失及结构分析方法的准确性。收缩徐变作用是其中影响较大且最为棘手的问题,至今尚未研究透彻。对处于自然环境变温、变湿等条件下混凝土的收缩徐变效应、混凝土徐变恢复的相关研究尤为匮乏。因此,无论是出于对既有已建开裂下挠大跨连续刚构桥的维修加固,还是对未来此类桥梁的设计改进,都需要继续对混凝土收缩徐变问题开展更深层次的基础性研究工作。  本文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性能退化过程及衰变机理”的核心内容,对大跨连续刚构桥运营阶段混凝土收缩徐变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首先,总结归纳了混凝土收缩徐变的发生机理与影响因素,选取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CEB-FIP系列模型、ACI209模型和B3模型等收缩徐变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给出了模型选取的合理化建议。为了研究收缩徐变作用对大跨连续刚构桥运营期时变效应的影响,以云南省一座在役大跨连续刚构桥为依托,基于三种不同收缩徐变模型研究了其挠度与截面应力的时变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大跨连续刚构桥运营过程中的挠度与截面应力之间联系紧密,且主梁顶板、腹板中部附近及部分底板截面应力持续递减。在对现有各种相关计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之后,本文提出了一种可综合考虑自然环境变化多因素(温度、湿度和配筋率等)、递减应力和徐变恢复的混凝土徐变效应计算方法;同时,提出了自然条件下结构总应变(包含收缩、徐变、弹性和温度应变)的计算方法。本文提出的算法具有物理意义清晰、考虑因素全面和便于程序化计算等独特优势。  本文研究成果可推动混凝土收缩徐变计算理论的发展,为分析大跨连续刚构桥运营过程中的不断开裂下挠问题提供基础理论支持。同时,对此类桥梁的设计、加固维修及开裂下挠的准确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以武汉世茂锦绣长江A2地块1号楼3单元为例,依据相似原理和结构的静、动力特性等效原则,建立1:30的模拟地震振动台模型,完成地震波加载和测试方案设计,研究其开裂烈度、结
因施工简单且效果良好,锚杆在各类岩土工程中得到了相当广泛的应用。而广泛的应用需要相应的计算及设计理论作支撑。对于锚杆支护而言,有限元法应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数值分析工具
地震和风是两种不同的自然灾害,两者都会影响结构的稳定性,甚至造成结构破坏。对结构进行有效地抗震和抗风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对大型桥梁能够避免结构的破坏,减轻损失
本文以混凝土爆裂机理为出发点,综合考虑再生混凝土高温前后的基本力学性能和爆裂性能,提出了通过掺加橡胶粉改善其变形性能和爆裂性能。共制作了141个再生混凝土试件,以对再生混凝土以及橡胶改性再生混凝土高温前后的基本性能进行探索性的研究。通过对再生混凝土试件,常温下和经过200℃、400℃、600℃高温后的基本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发现:高温后,再生混凝土的相对剩余强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高温后,应力应变曲
隔震体系区别于传统结构体系,通过设计隔震层,来减小结构的地震反应,确保结构体系的安全。隔震技术在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已经作为正式内容列入,国外也有类似规范。隔震
大多数岩土材料普遍存在应变软化现象,若计算过程中忽略土的应变软化性质,则会高估土坡的稳定性,可能导致土坡偏于危险。为此,本文利用考虑应变软化的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元强度
地下隧道内爆炸,将引起邻近地表各类结构物的动力响应,并产生一定的破坏作用。本文针对双层柱面网壳、双层球面网壳、椭圆形平板网架等三类网格结构在遭受邻近地下隧道内爆炸
水是城市中重要的基础资源,北京淡水资源紧缺,再生水已成为重要的非常规水源之一。从北京总体的水源需求规划看,再生水将主要用于工业、农业以及城市环境用水和生态用水,其中作为
随着2015年全球气候会议在巴黎的召开,解决中国所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能源与环境问题已经被提上国家议程。然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无论是能源的利用效率还是消耗单位
在中、下承式拱桥中,吊杆是连接桥面系与拱肋的关键构件。然而,在活载的动力作用、疲劳损伤以及环境介质的腐蚀作用下,拱桥吊杆比较容易发生破损,从而影响到桥梁的耐久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