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不能脱离社会独立存在,个体作为“社会人”是其成长与发展的基础所在。个体在完成某一固定目标时,有时需要与他人合作,有时需要与他人竞争,有时既需要合作也需要竞争,因此合作与竞争也是社会生活中不可回避的现实性问题。联合行动是合作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是指个体在目标的激发和驱动下,两人或多人在时间和空间视角上达到彼此间相关动作的和谐,以期使得环境发生某一改变,进而实现共同目标,且合作、竞争的人际情境以及个体的共情能力在其联合行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联合行动地探究也成为学术界研究联合认知的一项关键课题。联合Simon任务是一个非常好地测量个体共同表征能力以及自我-他人整合能力的任务,是近年来在研究联合行动以及空间认知时涉及到的主要研究范式之一,而联合Simon效应也是评价个体将他人整合进入自我观念程度大小的一个重要指标,可以作为衡量个体完成联合行动绩效的标准。因此,本研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使用联合Simon任务范式进行实验研究,创新性地加入“合作中竞争”这一新的人际情境,并将共情考虑在内。在探究人际情境类型对初中生联合行动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共情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以期从人际情境类型与共情能力两个视角来完善关于初中生联合行动的相关研究,探索初中生联合行动的影响因素和影响机制。为引导初中生客观、理性、正确地对待合作与竞争,培养和提升其合作能力与共情能力提供理论支撑,进而为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一些新的观点与建议。本研究的实验设计为2(空间一致性:一致,不一致)x 3(人际情境:合作,竞争,合作中竞争)的混合实验设计。实验通过指导语,设置了合作、竞争与合作中竞争三种人际情境,且人际情境是组间变量,空间一致性是组内变量。在联合Simon任务开始前,要求被试认真完成《人际反应指针IRI-C》量表,以测量被试共情能力的高低。本研究在探究人际情境对初中生联合行动的影响中使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在此结果的基础上,引入共情(特质共情),以探究共情在人际情境类型对初中生联合行动影响中的作用。研究结果如下:1.合作中竞争情境与合作情境下产生的联合Simon效应均显著,但是竞争情境下产生的联合Simon效应仅为边缘显著;2.将合作中竞争情境作为参照组,则该情境下的联合Simon效应最大,合作情境次之,竞争情境下最小。合作中竞争情境下的联合Simon效应大于竞争情境且差异显著;该情境下的联合Simon效应也大于合作情境,但差异不显著;3.在人际情境对初中生联合行动的影响中,共情能力在其中起调节作用。研究结论如下:1.人际情境类型对初中生联合行动产生影响,且合作中竞争情境下个体联合行动的绩效最好,竞争情境下的绩效最差。本研究最终佐证了参照编码理论,并拓宽了从联合行动视角关于共同表征假说的认识。2.相较合作情境和竞争情境,合作中竞争情境更可以激发个体完成联合行动的动力与积极性,既有利于提升个体的合作行为,也有利于提升联合行动的绩效;但是竞争情境对初中生联合行动的绩效未起到促进作用。3.共情能力对人际情境类型与初中生联合行动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具体来讲,高共情下,初中生在人际情境下完成联合行动的绩效越好;但在低共情下,该调节效应不显著,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可以有利于其合作能力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