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北干旱荒漠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煤炭开发区域,植被退化、有严重的土地沙化现象,由于煤矿的大规模开采,导致当地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形势,地表沉陷、地裂缝、地下水等地质灾害引发当地植被及土壤湿度发生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煤矿开采导致矿区生态环境发生变化,主要体现在对当地植被及土壤水分的影响,因此为了研究采煤沉陷区域对当地植被、土壤湿度的扰动作用,本文以宁东煤炭基地为研究区域,从煤矿尺度和矿井尺度,基于2016-2018年的微波、光学遥感数据,获取矿区沉陷区域范围及深度等数据的动态变化过程。其次建立了基于T_s-NDVI方法构建的TVDI监测模型,用来监测矿区的归一化植被指数和温度植被指数的变化特征,在空间尺度上对沉陷区和非沉陷区的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对地表沉陷变形和破坏的结果进行深入挖掘,得出以下结论:(1)羊场湾煤矿及梅花井煤矿沉降明显,当地在研究期间开采平均强度大致保持一致,最大垂直位移量趋于平稳,但10-11月有一个明显的上升,2018年1月-2月有较小幅度的减弱;利用D-InSAR技术和SBAS-InSAR技术互相进行验证,得出根据研究时间区间的D-InSAR技术数据形变监测结果基本能够定性反映地表的变化情况和趋势。(2)宁东煤炭基地NDVI整体呈物候型周期变化,羊场湾矿区沉陷后地表土壤湿度的季节性波动变大比参照非沉陷区域表征更明显,且植被和土壤湿度二者的结果在矿区尺度与矿井尺度表现出明显的空间相关性。(3)夏季土壤湿度相对较低,反之冬季土壤湿度相对更高,与矿区变化呈现一致性。非沉陷区NDVI均至均比沉陷区域高,且沉陷区域的植被指数变化比较前一年有增幅,2019年NDVI值最低,2018年最高,2017年次之,都是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4)温度植被干旱指数均值变化多为正值,且变化程度不断增强,尤其是在2019年,TVDI均值变化比普遍达到最大,4月A形变区域的均值变化比达到79.40%,说明当年土壤湿度有大幅度的降低,应该是由于正好处于春季,且处于采煤沉陷影响区域,因此土壤水分减少。(5)非沉陷区与均值均高于沉陷区也印证了开采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利影响,TVDI受开采影响较大。沉陷区域TVDI值三年均处于增长态势,说明土壤水分受矿区开影响较大,而这种表现在之后应该随之会减弱;非沉陷区域TVDI均值最大值在三年间与矿区整体变化趋势呈一致性,符合当地植被生长规律。(6)通过采煤扰动破坏、地表破坏、坡度等方面对矿区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进行分析,充分体现了采煤沉陷引起的地表环境变化机制,从而为矿区预防灾害及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