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与比较文学几乎同时发轫,而真正意义上以研究一国文学对“异国”形象的塑造和描述为内容的形象学研究,则至上世纪80年代后期才勃兴于欧洲法德等国。与之相较,中国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更是在21世纪前后才盛行起来。论其研究领域,主要从文学的角度,对特定文学文本所阐述的具体形象进行探究。多年来经过国内学者的不断努力,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研究方法和视角比较单一,缺乏系统的理论性。目前,跨学科研究是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的一个发展趋势,这也为宗教领域下的人物形象研究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依据。因此,本文以巴柔、莫哈等对形象学的理论为指导,认为本选题为广义上的形象学研究,它既包括了狭义上研究一国文学中对“异国”形象的塑造或描述内容,也关注该形象是如何被制作和生存等问题。同时,还涵括了形象本体内在机理、形成本体、学理价值等系列论题的省思和考量。最后,本文结合晚清民国时期的社会历史和时代背景,通过系统爬梳和研读相关文献文本,从“他者”、“社会集体想象物”视角出发,对近现代进入贵州的柏格理形象进行研究,从中开辟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的新视野。就结构而论,本文分为绪论和正文两大部分。绪论部分主要涉及学术史梳理研究动态、主要内容、基本方法的简介。另外,对柏格理宣教事工地域——滇黔川边地区进行概述,简要介绍柏格理“他者”形象产生的背景;正文部分则从三个方面展开循环往复式的论述:第一,自我形象描述中的柏格理形象。柏格理为其钟爱的事业奋斗一生,这也是其形象形成的过程。第二,他者形象积淀中的柏格理形象。从西方传教士、中国信徒和非信徒,以及官方视域探寻柏格理多维形象的形成过程。第三,柏格理形象形成的学理省思。一方面,运用比较文学形象学基本原理和方法对多维的柏格理形象进行整合和阐释,另一方面,对多维形象的生成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根由加以透析,进而揭示出选题涵育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