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流行范围广,感染者易发展为慢性乙型肝炎,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肝癌。抗病毒(HBV)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的关键措施,能有效延缓或阻断患者病情的进一步进展,明显改善患者的愈后。干扰素是最早应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药物,但是具有相同适应症的患者使用干扰素治疗后疗效不同,干扰素-α(IFN-α)只对30%到40%的患者有效。IFN-α疗效受病毒因素和宿主因素的影响,宿主免疫遗传背景的差异可能是导致IFN-α治疗个体化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预测IFN-α疗效的遗传因素研究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本研究旨在探讨IFNAR1启动子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IFN-α治疗的早期应答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首次使用IFN-α治疗的105例安徽地区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早期疗效进行评估。采用PCR方法扩增患者IFNAR1启动子基因片段,并进行测序确定其基因型;检测IFN-α治疗前及治疗12周时的谷丙转氨酶(ALT)、乙肝病毒(HBV-DNA)、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e抗体(HBeAb)、乙肝病毒核心抗体(HBcAb);并按照基因型分组及分析了其与IFN-α早期应答的相关性;分析年龄、性别、ALT基线水平、HBV-DNA基线水平对IFN-α早期应答的影响。结果:105例CHB患者经IFN-α治疗后,14例(13.3%)患者产生了病毒学应答,12例(11.4%)患者发生了血清转换。发现不同年龄段组间IFN-α疗效存在显著差异(P<0.05);ALT基线水平在3ULN﹤CALT≦10ULN组,HBV-DNA基线水平低于107copies/ml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发现中国汉族人群IFNAR1基因启动子区-568、-408、-33个位点存在基因多态性,分别是:-568G/C、-408C/T、-3C/T、-;77位点存在GT双核苷酸重复序列(-77(GT)n)。性别、年龄、治疗前ALT水平、治疗前HBV病毒载量及干扰素的种类在-568位点(G/C)、-408位点(C/T)、-33位点(C/T)、-77位点(GT)n基因型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568(G/C)、-408(C/T)、-33(C/T)个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及77位点GT双核苷酸重复序列(-77(GT)n)与IFN-α的早期病毒学应答、早血清转换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ALT基线水平、HBV-DNA基线水平、年龄可以作为预测IFN-α疗效的指标。IFNAR1启动子的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CHB患者IFN-α治疗早期应答不具有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