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闻语篇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受众对报道事件的看法深受报道语篇影响。就其意识形态的传播功能而言,新闻报道是否客观,研究这一问题有其理论和现实意义。笔者认为,新闻报道并非完全客观,新闻语篇受制于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本文以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框架,就中越海事冲突最为激烈的2014年5月和6月期间,从越南通讯社和中国日报的官方网站上,各选取了30篇报道原文,对这60篇报道,结合定量定性和对比分析法,运用批评话语分析工具,从分类、及物性、消息来源、报道方式和转换的角度,探索了其中的差异和内嵌的意识形态。语料均选自于两大报社在官网上发布的原文。在词汇分类上,两大报社对同一事物的措辞截然不同。及物性方面,在物质过程中,对同一事件的报道,同一动作者却搭配了不同的动作词,作用于不同的目标。同样的差异也表现在关系过程中,同一事物被赋予了截然不同的特性。从消息来源方面看,两者都较大范围地展示了本国的社会名人和政府官方话语。然而,引用谁的话语,引用的是哪一部分,这在两组报道中是截然不同的。从报道方式来看,报道动词发挥着重要作用。纵观这60篇新闻报道,根据说话人的控制程度,报道动词可以划分为三个层级。针对不同的内容,搭配使用不同层级的报道动词,来实现对语篇的操控。从转换方面看,两大报社机构都采用了名词化和被动化手段。然而,中越报纸对同一事物名词化的结果截然不同,同一名词化的结果又来自不同的事物。两家报社在选择被动化的内容,和怎样实现被动化上,是大相径庭的。这些差异表明,新闻不是客观的,语言和意识形态是相互影响的。为避免受到暗含意识形态的影响,读者应该提高阅读的批评意识。以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为指导的批评话语分析,已发展较为成熟,能有效地披露新闻报道中隐含的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以及背后的利益链条。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和研究分析方法基础上,本文以越南通讯社和中国日报对中越海事冲突及其相关系列事件的报道为研究素材,结合社会和文化背景分析,探究其语言策略,以期揭示其暗含的话语权力和偏见,以提高新闻阅读的反控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