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放眼当今全球金融体系,影子银行通过次贷危机的导火索,展示出其对整个金融系统影响的前所未有的巨大威力,并迅速受到各国学术领域和监管层的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影子银行不同,我国的影子银行与常规银行体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尤其是与中小规模银行的关联性更大。影子银行在促进资源配置进一步高效、资本流动进一步加快和金融市场进一步丰富等方面做出了贡献,伴随着其不断发展壮大的脚步,影子银行的发展也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产生了较大影响。论文采用了理论定性分析辅以实证检验定量分析以及文献研究法,首先梳理评述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影子银行的内涵、构成以及货币政策作用机理等方面的文献;然后就我国货币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受影子银行影响的机理展开系统性理论层面的论述,从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政策调控目标和货币政策时滞性等方面深入阐述了影子银行的发展对我国货币政策效果的作用机制;然后构建BVAR模型,采用计量实证的方法测度了我国货币政策受影子银行影响的效果。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影子银行短期内确实对拉动国内经济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这种效用并不具有可持续性,长期来看可能会阻碍社会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造成金融市场的巨大波动;影子银行对银行贷款这一传统的融资渠道造成一定的挤出效应,进而对以银行贷款为主导的社会融资规模指标造成负向冲击;我国物价指数对于影子银行的迅速扩张的反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但在之后一段时期影子银行为市场注入的流动性开始显现,以不被监管层轻易察觉的方式暗中扩大了货币供应量进而引起拉高了物价水平等结论。基于以上分析,论文提出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加快货币中介目标的转型、金融机构要建立适应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利率定价、逐步完善对影子银行的分类规范和风险监管等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