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媒体作为社会的“瞭望者”,其首要职责在于守望环境。因此,监督社会、曝光问题的新闻报道成为其获取受众信任、确立自身合法性,并实现商业利益变现的重要手段。但对负面报道的过度关注和渲染带来了新的问题,媒体塑造的消极世界图景不但不能反映社会的整体面貌,还对受众心理产生了负面影响。在此背景下,西方新闻界开始尝试探索一种更加积极、平衡,且具有建设性的报道路径,建设性新闻应运而生。作为一种新的新闻形式,建设性新闻的新闻内涵及角色规范是什么?包含哪些特征?对于现有新闻实践又有哪些启示意义?这些是本文关注的主要问题。对此,本文做了理论及实践两方面的考察。在理论研究方面,主要运用了文献分析法,系统梳理了建设性新闻的理论发展,对建设性新闻这一概念做了厘清和界定,明确了其角色规范。研究发现,虽然建设性新闻是一种新的新闻形式,但本质上是对社会责任论的再思考,是在揭丑新闻、公共新闻、和平新闻、公民新闻等社会责任论所发展出的先驱范例基础上,创造性地引入了积极心理学后,所形成的独特新闻理念。其要义是试图通过具有建设性的报道方式,唤起公众对社会变革前景的关注,聚焦社会问题的解决,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实践研究方面,综合运用个案法和内容分析法,以英国建设性新闻代表媒体Positive News的网站为研究对象,选取了该网站2016年1月到2018年12月三年间发布的新闻报道作为研究样本,从报道内容和报道方式两方面考察了 Positive News网站新闻报道的发展变化,及建设性新闻实践的总体特征。在报道内容上,Positive News重视环境等长期性议题,具有国际化的报道视野,关注社会发展与进步,发掘社会变革中的机遇,回应社会问题,聚焦解决方案。在报道方式上,拓展报道视角,打破消极成见,将解决方案置于报道的核心是建设性新闻落实其建设性的重要特征。结合对建设性新闻理论及实践两方面的考察,总结了建设性新闻的革新及意义,并对中国“建设”语境下的新闻实践提出了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