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大鼠离体肺移植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目的:建立一种简单、可靠、重复性好的肺移植动物实验模型,并应用于改善供肺功能的实验研究。方法:摘取供体大鼠肺,经肺动脉灌注LPD液后于4℃保存18小时,然后将受体鼠静脉血经右颈静脉插管引出灌注供肺,供肺氧合后的动脉血经左颈动脉回输受体鼠,循环灌注1小时。每隔15分钟抽取流入、流出供肺的血液行血气分析(PvO2、PvCO2、Hb、PH、PaO2、PaCO2),记录供肺的肺动脉压(PaP)、气道峰压(PawP),以进行分析。结果:受体鼠能够较好地将动脉血转化为静脉血,PvO2、PvCO2、Hb、PH波动不大(P>0.05)。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供肺逐渐出现再灌注损伤的改变:PaO2降低,PaCO2、Pap、PawP升高(P<0.05或P<0.01)。结论:本实验模型能够模拟肺移植的循环过程,具有操作简单、可靠、经济的特点,可应用于改善供肺功能的实验研究。第二部分:乌司他丁对大鼠供肺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对长时间低温保存的大鼠供肺的保护作用。方法:48只大鼠,随机分为四组,Ⅰ组供肺经LPD液灌洗后未经保存直接再灌注一小时;对照组Ⅱ(Ⅱ组)供肺冷保存18小时后静脉血再灌注一小时;Ⅲ组:灌洗液及再灌注静脉血中分别加入乌司他丁0.5万u/kg,余同Ⅱ组;Ⅳ组,灌洗液及再灌注静脉血中分别加入乌司他丁1万u/kg,余同Ⅱ组。建立离体肺再灌注模型,循环灌注1小时。再灌注期间每隔15分钟测定供肺肺静脉流出血氧分压(PaO2)、肺动脉压(PaP)、气道峰压(PawP);灌注结束后测定肺组织湿干比(W/D)、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白细胞介素—8(IL-8);并行肺组织超微结构检查。结果:随着灌注时间的延长,Ⅱ、Ⅲ、Ⅳ组供肺逐渐出现PaO2降低、PaP、PawP升高,但Ⅲ、Ⅳ组与Ⅱ组相比PaO2降低及PaP、PawP升高的程度均较轻(P<0.05或P<0.01)。再灌注后,Ⅲ、Ⅳ组与Ⅱ组相比,W/D、MDA、MPO、IL-8明显降低(P<0.01),肺组织的超微结构显示肺组织的损失较轻。Ⅳ组与Ⅲ组相比,灌注45分钟后PaO2较高、PaP、PawP较低,差别有显著性(P<0.05或P<0.01),再灌注后肺组织W/D、MDA、MPO、IL-8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在灌洗液中及再灌注时应用乌司他丁可以抑制中性粒细胞的聚集和蛋白酶的水解作用、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抑制IL-8,从而减轻供肺的缺血再灌注损失,改善供肺功能。第三部分:移植前二次灌洗对大鼠供肺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目的:观察移植前二次灌洗对长时间低温保存的大鼠供肺的保护作用。方法:2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供肺经低钾右旋糖苷液(LPD)灌洗后于4℃保存18小时后结扎右肺门,取右肺组织测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白细胞介素—8(IL-8),左肺用静脉血灌注30分钟;实验组供肺静脉血灌注前用LPD液再灌洗一次,余同对照组。灌注期间每隔10分钟测定供肺静脉流出血氧分压(PO2)、肺动脉压(PaP)、气道峰压(PawP),灌注结束后测肺组织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白细胞介素—8(IL-8)的含量,并行肺组织超微结构的检查。结果:实验组供肺右肺组织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白细胞介素一8(IL-8)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再灌注20分钟后实验组供肺静脉流出血氧分压(PO2)明显高于对照组,肺动脉压(PaP)、气道峰压(PawP)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灌注后供肺组织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0)、白细胞介素—8(IL-8)含量,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意义(P<0.01);肺组织超微结构检查,实验组供肺损伤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移植前LPD液二次灌洗可以减少供肺组织内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白细胞介素—8(IL-8)含量,减轻供肺的再灌注损伤,改善供肺的功能。